372【各位,請把你們的元氣借給我吧!】(第1/4頁)
章節報錯
古往今來的大帝,在世人眼中是神靈般的人物,身姿偉岸,縹緲若仙,無比的崇高。
但,只有同少年大帝爭鋒過的大聖,準帝,才清楚所謂的當世大帝是什麼貨色。
崇高,偉岸,沒有錯,那都是成道之後,惠及蒼生,福澤宇宙的仁政,是每一尊大帝都會去做的事情,以證明自己是大宇宙主宰,天庭輪值帝君。
在沒有成道之前,就是拼下限的時候,自古以來,成王敗寇,只有贏了才有機會去福澤蒼生,恩澤宇宙,輸了,那就是化作灰灰,遺恨萬古。
成帝之前,無論有多大的因果,多大業力,成道之後,都可以帝力化解,安然無恙。
成道,不止是人道那麼簡單,更是關乎最終的仙道果位。
古往今來,一尊尊紅塵仙都驗證了一件事情,非大帝無法成紅塵仙。
紅塵仙是道祖之基,而大帝便是紅塵仙之基。
哪怕號稱另類成道可通仙的西皇,最終,也是選擇成道,去執掌天心。
所以,每一尊大帝成道,都會引來腥風血雨,引來諸帝群仙爭鋒,爭的不是一個人道至尊果位,而是未來一絲生機,是通往紅塵仙的門票。
這些事情,姜恆宇都是從牛魔準帝口中得知的。
大宇宙雖然有虛神界傳承萬古,資訊大爆炸,知識免費,經文無數,秘法無數。
但,有些秘聞,有些機密,隱藏在信仰大海的角落中,記載在史書的隻言片語內。
如果不是深究這個領域,不是親自經歷帝路爭鋒,無法洞察其全貌。
牛魔準帝雖然帝路爭鋒失敗,止步於準帝三重天,但終究走過那條路,他的經驗與指點,對於立志證道的姜恆宇來說,受益匪淺。
有些東西就像一層窗紗,沒有捅破之前,雲裡霧裡,捅破之後,豁然開朗。
在牛魔祖星苦修的日子裡面,姜恆宇的修為突飛勐進,突破聖王,踏破九重天,成就無上大聖身。
歷經血與火的磨礪,他將大力牛魔化作自己的法相,以純粹的人形行走人世間,戰鬥的時候顯化法身,所向披靡。
到了大聖境界,所謂的苦修,再無意義,仙台六步已經走到了終點與圓滿。
再往前走,所謂的準帝便開創屬於自己的道法,走上無敵的道路,重修五大秘境,最終高歌勐進,衝破枷鎖,秘境合一,凝結皇道法則,蛻變為至尊!
事實上走到準帝境界的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有著自己的感悟,有著自己的大道理解,有足夠多的時間,便可以走到九重天領域,挑戰帝劫。
奈何,帝路是修行之路,也是殺伐之路,帝座之下累累白骨,只能前行,落後一步,就意味著血染黃土,唯有踏著諸王的屍體前進,一路高歌到底。
只要敗一次,錯一次,就可能萬劫不復,再也沒有了生路,自此身死道消!
“大帝路上,英才多凋零,人傑常隕落,處處見白骨,灑血伴悽歌。”
牛魔準帝嘆息扼腕道:“這是一條以血與骨築成的路。”
沒有經歷殺劫,未曾見慣死亡,不知苦難與厄難多,難見帝路盡頭,這是一條從死人堆穿過的道。
牛魔準帝是幸運,他從帝路活了下來,早早退出了爭鋒,成為為數不多的帝路準帝。
但,他也是不幸的,他早早成就準帝一躍便是二重天,堪稱絕代天驕,但,自從被人擊敗後,道心衰退。
再加上沒有帝路之上的造化,牛魔準帝修行緩慢,這麼多年只走到三重天,幾乎沒有成道的可能性。
所以,他將希望寄託在姜恆宇身上,千叮嚀,萬囑咐。
姜恆宇不敢怠慢,認真分析帝路上的節點,對手的優缺點,持如履薄冰心,行精進勇勐之道。
最終,他踏上了帝路,走到黃金大道,穿梭一重重古城,也面臨無數的對手。
殺過無敵的聖靈,沐浴至強的聖血,同神族女神王風流一夜,無數的強者倒在他的腳下,諸王暗澹,唯有恆宇永存,在古路上流傳不朽的詩篇,讓無數人傳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