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仙帝兵是不可能鑄就準仙帝兵的,哪怕仙帝兵想要做到這一點都無比艱難,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疊加。

這片多元宇宙的規則就是如此,兵器隨著主人強大而強大,處於同一領域,但,不屬於獨立的個人,除非超脫出來成為生靈。

然而,大羅帝鏡並非單純的準仙帝兵器,因為,張若虛並不是單純的準仙帝。

他拓寬道路,開闢苦海秘境,昇華為道祖,又凝練了輪迴帝法,鑄就仙帝種子。

恰如荒天帝開創他化萬古,走到這一步,已經是仙胎大成,創法圓滿,凌駕於諸道祖會上,僅次於無缺仙帝,稱得上半步仙帝。

再往下走,極境昇華,踏足仙帝領域。

但,張若虛沒有,他以某種視角貫穿三部曲宇宙的時間線,察覺出祭道境界不對勁,或者說不是正常生靈該走道路。

那是銅棺之主的道路,眾生源自於他,但,也要超脫於他。

寂滅一次說的過去,若是寂滅兩次,那就不對了,說明這是一條斷路,要兩步走,而不是一步登天,一步超脫。

沒有必死的決心,走這一條路,太過艱難了。

所以,他與阿彌陀佛合作,走出新的道路。

一個提供仙帝,祭道,乃至祭道之上的資訊知識,突破關鍵,以及己方宇宙的體系。

另外一個以堪比祭道的最古老者視角,結合道果超脫,彼岸佔據所有的特性,融合兩種體系。

最終,兩聖研究出了一個存在於概念中的境界,仙祖。

傳道萬古無量眾生,佔據過去未來現在,攜帶諸世大智慧,踏足無上大圓滿境界,最終焚燒涅槃,寂滅超脫。

道祖,仙祖,這是兩個境界,道祖是仙祖的根基,仙祖是道祖領域是衍生,昇華,最終形態。

道祖只是佔據一道,是一條體系的代言人,而仙祖是佔據萬道,身姿投影過去未來,是眾生的源頭,仙道的始祖。

由一而萬的道路,是從簡到繁,是傳道萬古眾生,中途需要立下無上大教天庭,立下至高淨土佛門。

所以,道祖與仙祖之間的境界,名曰教祖,又名教主。

為佛門教主,天庭教主。

道祖,教祖,仙祖,便是昇華而來的祖之三境。

輪迴帝鏡,明面上是準仙帝兵,實際上是鎮教之兵,同時是造化之兵,道神之兵……

因為,張若虛兼具多重體系,在過去完美時空,為道神之王,在現在遮天時空為創法準帝,在未來聖墟時空,為大羅教祖。

大羅者,超脫時空,一證永證,一得永得,必要時刻,可以收斂所有時間線,無論過去未來都能展現無上的戰力。

在過去完美時空,神王張若虛只表現出巨頭戰力,順著時間線走劇情,在時空中留下自己的錨點。

若是有黑暗準仙帝察覺異樣,想要學著鎮壓荒天帝一樣,逆流而上,隔著萬古時空出手。

不需要冥冥之中的禁忌反噬,神王張若虛能搖身一變,神道設教,化作教主,成為傳說中的神帝,鎮壓一切敵。

大羅帝鏡作為人皇的唯一本命道兵,同樣具備,一證永證,一得永得的特性,萬古時空永恆唯一。

點化混沌石,有手就行!

至強偉岸的帝道法則閃耀仙光,鎮壓萬古,那些不可一世的仙王法則,此刻如同紙張一般,不堪一擊,發出道道哀鳴聲音,或臣服,或者鎮壓……沒有一個囂張跋扈的。

統統化作最微小的符文烙印在混沌石的最外圍,如同諸王拱衛一般,彷彿組建成一方混沌祭壇,而混沌石便是祭品,天帝化身。

“諸王,誦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