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1【佛陀悟道,三世輪迴】(第2/2頁)
章節報錯
只有讓三清超脫,然後將佛祖打下去,重新開始修煉,才有可能在新紀元重新證道道果。
釋迦摩尼宣了一聲佛號,微微一笑道:“原本貧僧是打算在新紀元重頭觀道果,但,人皇與阿彌陀佛卻給了貧僧一個驚喜。”
“相對於道果之路,人皇所走的祭道,呵呵,寂道之道,似乎更適合佛門。”三清天尊微微點頭,作為即將超脫的大人物,他們的眼界何其之高,在兩位大人物交戰之間,就推演出張若虛的體系盡頭的些許玄妙。
祭道是連大道都祭道,同樣也是寂滅大道,涅盤重生,身在世中,人在道外,得大清淨,大自在,大逍遙。
祭滅,涅盤,重生,紅塵……諸多概念與佛門根基重合,遮天體系的道路與釋迦摩尼何止是有緣,簡直就是貼合本性,量身打造。
相對比之下,一世之尊多元宇宙,講究吸收完整的紀元迴圈之力,證得道果,其中的開闢,繁華,終結之力,赤裸裸,明晃晃,指明是三清天尊的根本大道。
讓釋迦摩尼去修三清的根本大道,然後締結出一枚無暇道果,聽聽,聽聽,這不是扯澹嘛,這不是欺負人嘛。
哪裡有佛祖去修道果的道理,佛祖求得究極涅盤,也就說所謂的圓寂。
圓寂,圓是圓滿一切智德,寂是寂滅一切惑業。即是修行得道的聖者,形體滅盡,入於不生不滅的解脫境界。
不生不滅,擺脫因果,這一點又與某兩個臥龍鳳處在超越祭道的領域中,化作兩個大光球,吃瓜看戲,充當幕後導演何其相似。
祭道之上,真正要祭掉的不僅是道,還有進化路,還有自身,一切成空,一切歸於永寂。
成空,永寂,不比紀元之力,道果這些概念,更適合釋迦牟尼這位佛門大聖者,這位開天闢地的第一位佛祖,以一己之力創造出三法印,四聖諦的存在。
以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為根本。行苦、集、滅、道四諦,達到最高理想
“解脫生死”境界。包括釋迦牟尼,這個名字,翻譯過來,都是能寂的意思。
作為從一個凡人修成半道果的佛祖,釋迦牟尼不缺智慧毅力機緣,之所以處處不如三清天尊,是因為他生錯了世界。
“過去於燃燈古佛門下修行,此乃過去。”
“今生證道,唯我獨尊,此乃現在。”
“過去,現在,未來。”釋迦牟尼佛望著三位一體的三清天尊,若有所思,頓時一笑道:“我明白了。”
“地藏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我為佛祖,我不去轉世,誰去轉世。”
“當有未來佛祖,以全我佛門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