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弘治中興 第六十六章 牛刀小試(第1/2頁)
章節報錯
關內大明國正在歡天喜地的過著正旦節,關外韃靼人已經停兵半年,此刻對關內的大明又在虎視眈眈。
然而這次不同以往,因為西北來了一個人那就是王越。說起王越,怕是每個蒙古人心中都清楚的很,這兩年相比他們接觸的漢人武將,唯獨王越是個刺頭,難處理的很。
過去的十幾年交戰中,一直以野戰無敵著稱的蒙古鐵騎在王越手上吃了不少的虧。
成化三年,撫寧候朱永徵毛裡孩,王越贊理軍務兼軍紀賞。韃靼人入侵大同大鹽房等地,搶掠人畜,王越調集官軍抵禦,將其斬首二十七級,生擒帖留帖木兒等十二人。
同年五月,都指揮李愷等分軍抵禦入境的韃靼,王越與鎮守大同左少監覃璣率軍策應,擊敗韃靼軍,生擒十二人,斬首二十七級。
成化五年,韃靼侵犯河套地區,延綏巡撫王銳求援,王越率軍趕赴,在榆林,派遣遊擊將軍許寧出西路龍州、鎮靖諸堡,範瑾出東路神木、鎮羌諸堡,而自己與中官秦剛守榆林城為聲援,大敗韃靼人。
成化六年,王越引軍回京。回師途中抵達偏頭關,延綏又告警。兵部彈劾其擅自離職,明憲宗下詔赦免王越,命其趕赴延綏為援。敵軍一萬多人分五路入侵,王越命將軍許寧等率軍將其擊退,晉升為右副都御史。
同年三月,朝廷因阿羅出等擾邊不已,命王越與朱永率軍討伐,破敵於開荒川,諸將追擊逃敵到牛家寨,阿羅出被亂箭射中逃走。
成化九年,滿都魯汗率領蒙古鐵騎,大舉深入,直抵秦州、安定。王越則繞道率延綏總兵官許寧、遊擊將軍周玉各將四千六百騎為左右哨,從榆林紅兒山出境,晝夜兼行一百八十里,涉白鹽灘。又行進一百五十里,探知韃靼軍老弱俱在紅鹽池,連營五十餘里。王越用計將弱馬分佈陣後,以張聲勢,精壯騎兵佈於陣前,許寧率左隊,周玉率右隊,張開兩翼。又分一千餘精騎埋伏於營側。明軍進至韃靼部營地外二十里許,韃靼集眾來拒。明軍伏兵忽起,前後夾擊,擊敗對方,斬首三百五十五級,獲駝馬牛羊器械無數。
成化十六年,威寧海之戰,韃靼韃靼亦思馬因將犯邊,盡調京營及大同、宣府兩鎮精兵兩萬一千人出孤店關晝伏夜行二十七日至貓兒莊,夜襲威寧海,斬首韃靼人四百三十七級。
成化十七年,王越追戰黑石崖,大敗韃靼,生擒十人,斬首一百十三級人,獲馬七百二十九匹,器械六千二百餘件。
成化二十一年,延綏大捷,韃靼人死傷無數。
草原上,蒙古大帳內。
“大汗,那個王越已經老了,他現在不過就是待死的老公羊罷了,只要我們像上次那樣突襲蘭州衛,定能大敗明軍。”
巴圖孟克沉默不語,只是盯著眼前說話的這個蒙郭勒津和碩人。
自從明朝皇帝下令關閉邊市貿易,蒙古人生活的愈發艱難,而自己作為成吉思汗的十五世孫,偉大的黃金後裔,自然就擔負起中興蒙古這個重任。
明國的弘治皇帝登基一年載,自己先是破蘭州衛,爾後趁朝貢的時候,漢人放鬆警惕時,自己又在大同全殲明軍,大勝而歸。而上次在大同劫掠的物資已經在不久前就用完了,這次劫掠的目標蒙古人還是確定為大明,畢竟漢人久居關內,物資豐富。
但是巴圖孟克還是比較畏怯出任西北總督的王越,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一直主張偷襲蘭州衛的蒙勒郭津人敖泰此刻還在一旁勸說。
蒙勒郭津部落是火篩的人,雖然火篩表面上已經認可自己這位大汗,但是私下裡還是並沒有把自己當回事兒。
比如他一直不同意部落合併,而是自己單獨進駐河套地區,後面礙不住自己大汗的威嚴,同意合併部落。但最後卻是僅僅派了一支五千餘的騎兵與自己合併。
巴圖孟克沉吟了一會兒,終於張嘴說道:“本汗之前聽哈屯跟我講過,漢人有個廉頗,七八十歲時還能挽弓三石,吃三碗米飯,尚有餘勇。王越雖然已經是頭老公羊,但還是不能小覷,突襲蘭州衛的事情大家還得好好再商量商量。”
性格暴躁的博爾格此時猛地一拍桌子,氣的嘟嘴道:“大汗怎麼老是漲明軍志氣,滅自己威風啊?半年前,大汗就說過大同的明軍裝備精良,戰鬥力高,最後還不是被我們用馬刀割了他們的腦袋,搶了他們的女人,拆了他們的房屋?照我看就依土兀兒之言,立刻發兵,讓明軍看看我們蒙古鐵騎的實力。”
一直苦口婆心在勸說的土兀兒聽見有人替他說話,心下大喜,更是嚷嚷道:“要活捉王越!”
巴圖孟克勃然大怒,喝道:“博爾格,再敢亂說割了你的舌頭!”
看著這位被譽為中興之主的巴圖孟克並沒有出兵的意思,土兀兒眼睛一跳,握緊了拳頭,將牙齒咬的“咯咯”作響,沉聲道:
“既然大汗毫無出兵之意,請恕我告退!”
土兀兒草草行了一禮,怒氣衝衝地離去。
傍晚,土兀兒召集部眾,悄悄的離開了蒙古大營,朝蘭州衛疾馳而去。
…
王越擔任西北總督,到達西北之後,發現這裡城防破舊,他用屁股也能想著,前幾年的餉銀肯定都被貪汙了。於是到了西北下達的第一個命令就是修繕城牆,整頓軍備。
王越在西北前線各地都設定了哨所,派遣哨騎輪流值班,前線一有風吹草動立馬回去稟報。同時還加強了甘涼、延寧之間的聯絡,使其為掎角之勢,相互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