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整頓朝綱 第三十八章 狼子野心(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同城牆上,山西都指揮使鄭瑀正在巡邏,沉寂了幾天的蒙古騎兵這幾日猖獗了起來,每天拉起隊伍在城外演武,似乎在向他們展示蒙古騎兵的戰力。
鄭瑀看著城外排山倒海的陣勢,有些頭疼。說實話,自他上任以來,前幾次蒙古騎兵來的人數都不多,之前都是劫掠一些邊關的糧食、人口,這回揮兵五萬鐵騎,怕是沒有好意。
“都給我打起精神來,都醒醒,再睡腦袋也搬家了!都給我看好了,一會等韃靼人上來之後立馬放箭,休讓他們上城牆半步。”鄭瑀朝著城頭上計程車兵命令道。
“將軍,韃靼人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這幾日他們也就在城外轉轉圈,也沒有攻城的跡象啊!弟兄們天天這麼提心吊膽,睡不好,夠累的了。”一個千總估計還沒有睡醒,竟然敢埋怨都指揮使的命令。
鄭瑀一聽,頓時大怒,一鞭子朝那總兵臉上抽了上去。喝罵道:“混賬東西,說什麼呢?沒看見韃靼人五萬鐵騎就在城外嗎?不想死就別怕累!”
那千總被抽了一鞭子,頓時清醒了許多,趕緊點頭應諾道:“是,將軍,小的記住了。”
城外,蒙古人大帳內,達延汗巴圖孟克正在專注的檢視軍事地圖。而滿都海正在給自己的丈夫達延汗擦拭盔甲。
“大汗,我們派遣明國的使者桑贛就要回來了,我們該給明軍吃點兒苦頭了。這幾日天天在城外轉圈圈,也該進羊圈吃些羊了。”
巴圖孟克搖搖頭道:“不可,大同城牆又高又厚,我們都是騎兵,野戰還行,如果強行攻城,不僅傷亡會很大,就怕是白白流了血,也拿不下來這座城池。”
滿都海聽見二人對話,插嘴道:“大汗說的對,強行攻城的話只會徒增傷亡,得想辦法把那些漢人引出來跟他們野戰。
想到這裡,巴圖孟克心生一計,笑著道:“漢人不是最重臉面嗎,我們就羞辱他們,打他們的臉,讓他們出來迎戰。博爾格你去將咱們俘虜的漢人婦女內衣拔出來掛在馬刀上,接下來就不該我教你了吧!”
博爾格淫笑道:“大汗你放心,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只見蒙古騎兵在城外一字排開,為首那人正是蒙古軍萬古博爾格,他們每人馬刀上掛著都是漢人婦女的內衣。
“城上的漢人聽著,我家大汗想叫你們出來敘敘舊,你們有些漢人是我們的俘虜,現在就關在我們軍營裡,你們出來,我們就把他們放了!”博爾格說完揮舞了下女人的內衣。
城上眼尖計程車兵早已經看到,急忙叫來都指揮使鄭瑀,韃靼人的把戲鄭瑀一眼就看出來,他們是想誘自己出城,再伺機攻破大同。
城外那些俘虜有些可能是正在逃亡的流民,恰好碰上了蒙古騎兵,被俘虜當了奴役。有的是蒙古騎兵這幾日攻破的邊關城鎮而掠奪的百姓。他們跟大同的數十萬百姓比起來,孰重孰輕,鄭瑀心中這桿秤還是拿的穩的。
“你們既然是我大明臣屬國,何必為難我們百姓。你若是真心想放他們,直接放了便可,何必如此大費周章?本將乃是一省之長,又得協防大同,軍務繁身,不易出城。不如你單騎進城如何?”鄭瑀站在城牆上喊道。
博爾格一聽大怒,讓自己進城是什麼意思,當即大罵道:“漢奴,我奉勸你趕緊開城門投降,否則鐵騎破城,雞犬不留!你可要看好了,我身後可是蒙古五萬鐵騎!”
鄭瑀冷笑一聲,說道:“我乃堂堂大明都指揮使,投降你們幹甚?要不你們投降吧,本將好考慮一下,給你封個官職,讓你為本將牽馬如何?”
“進攻!”博爾格本就脾氣暴躁,此刻聽完鄭瑀要封自己為牽馬的官,是再也忍不住了,當即率領一隊騎兵開始衝鋒,準備攻城。
鄭瑀見攻心計成功,當即下令:“放箭,給老子狠狠的射!”
頓時萬千弓箭射來,衝在最前面的蒙古使者紛紛落馬,在密集的箭雨攻擊下,蒙古騎兵是寸步難行,連博爾格胳膊也中了一箭。蒙古騎兵白白死了幾百人,落荒而逃。
回到大帳內,蒙古軍醫正給博爾格包紮傷口,被突然的咆哮聲嚇了一跳。
“該死的漢人,就是縮頭烏龜,縮在鬼殼裡怎麼罵都不出來,氣死我了!”
面對著博爾格的發牢騷,滿都海皺了皺眉頭,這些蒙古將領都是能衝鋒陷陣的但沒有像一個漢人那樣是足智多謀、懂兵法的。如果就這樣發展下去,蒙古還何談入主中原?
巴圖孟克看見滿都海皺眉,又聽著博爾格不停的發牢騷,也是大怒,喝道:“夠了!你幹啥就不能動動腦子嗎?守城本來就是漢人的強勢項,你認為他們會丟棄自己強勢的一項而出來跟你在馬背上拼馬刀嗎?”
聽見巴圖孟克發怒,博爾格瞬間不敢嚷嚷了,巴圖孟克重新統一草原,征服蒙古合部,被譽為大蒙古帝國的中興之主。而且還是如今蒙古帝國的大汗,雖然不能與成吉思汗相比較,但是在如今的蒙古中能有這樣一位雄主,也是難能可貴的了。
滿都海見自己的丈夫生氣,此時過來抱住年輕的達延汗親吻了一口,輕聲道:“我有一計。”
聽見滿都海有計策,巴圖孟克眉開眼笑,將滿都海橫抱起來還是我的哈屯有辦法,不知道哈屯準備怎麼辦?
“命他們去大同周邊的城鎮劫掠,只搶東西,不要殺人,把他們的房屋都點了,讓他們無家可歸。最後再驅趕在大同門口,就不信漢人不開門。”
巴圖孟克展顏笑道:“就依哈屯的辦,博爾格、蘇赫巴爾,你們都聽見了嗎?各領三千人馬去周邊城鎮劫掠,記住不能殺人,只搶東西,給我把他們都往大同城裡趕。”
“是”博爾格、蘇赫巴爾二人紛紛領命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