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整頓朝綱 第十一章 視察京營(第1/2頁)
章節報錯
“諸位臣工,韃靼部犯我大明,破我蘭州衛,殺我大明子民六百四十五人,朕欲討伐韃靼,你們可有良策?”萬安這個小插曲過後,朱佑樘開始提出此次朝議重要事情了。
兵部尚書張鵬出列道:“臣認為現在時機未到,不可討伐韃靼。現在天氣尚未轉暖,路途遙遠,軍隊如果遠征將士們會出一身汗,再遇寒風極易受寒,影響我軍戰鬥力。而且韃靼人上馬作戰下馬遊牧,與平素生活並無兩異。但是我們則要組織、動員、裝備、徵調、訓練,韃靼人一生下來就在馬背生活,騎馬射箭是他們的日常…”
“關於韃靼人那種德性,朕早就知道了,不用你們多說。
兵部尚書張鵬被打斷後,禮部尚書周洪謨出列繼續道:“自成化一朝天災不斷,戰爭頻繁,豪民土地兼併之風氾濫,導致大量自耕農破產,造成眾多白姓衣食無著,減少了政府的賦稅、徭役來源,如今國庫虧空,實在是撐不起一場大規模的戰爭。”
這兩個中央六部部長意思很明確,一個是打不過,一個是沒錢打。
禮部尚書周洪謨話音剛落,御史姜洪接上話說:“對付韃靼這種草原遊牧民族,我們就該恩威並施。”
“怎麼個恩威並施?你詳細說說。”
“回陛下話,如今的韃靼就像之前的匈奴、突厥,我中華之前的漢唐無不先和親賞賜他們東西,穩住他們,然後暗中發展經濟、軍備,最後徐徐圖之。”
朱佑樘聽完頓時變了臉色,喝道:“和親換不來和平,和平是打出來的!我大明國勢之尊已經超邁前古,馭北虜西番南島西洋諸夷。此後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爾後無論我大明遇到何種困難,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大不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見群臣啞然無語,朱佑樘站起來又道:“派使者去韃靼部討個說法,看他們什麼意思,告訴他們若是管不住部眾,就由我們大明替他們管!蘭州衛軍餉剋扣多年,國庫既然虧空,朕欲先從內帑拔銀十萬兩先送往西北解燃眉之急。哪位愛卿願意走這一趟?”
一聽去西北前線還是送銀子,有許多人又心動了,十萬兩銀子啊!路途遙遠,從中貪點兒也無所謂,反正陛下也不知道。
“臣願往,眾人齊聲附和道。
朱佑樘豈不知道這些文官們心思,十萬兩銀子到他們手中,層層剝削,到時候能送到西北有一半就不錯了!
“那就吏部尚書尹晏走一趟吧,期間吏部職務就交由徐溥去幹吧!”
尹晏一聽傻眼了,這跟把自己解職、炒魷魚有啥區別?來回一個月,怕是回來之後吏部尚書已經換人了吧?去前線送銀子竟然讓一部尚書親往,諸位大臣懼都不解,正欲開口替尹晏辯解,朱佑樘早已揮手打斷。
尹晏見狀自己要是再推遲,那就是讓腦袋去西北了,於是心不甘情不願的說道:“臣謹遵聖諭。”
下朝之後眾大臣齊聚內閣首輔萬安家中,刑部左侍郎阮汀咬牙切齒道:“這個老不死的徐溥吃了熊心豹子膽了,竟然敢彈劾首輔,不給他點兒顏色看看,我們難以嚥下這口惡氣!”
“阮大人您想怎麼做?”
“我知道徐溥在城外租的個宅子,我們可以派些人手在城外揍他一頓,或是悄悄結果了他。”
“不可!萬安厲聲打斷阮汀的話。道:
“你這是陷我於萬劫不復之地,今早徐溥剛剛彈劾了我,回家便被人殺害,這種事兒陛下還用腦子想嗎?一猜就是我乾的!”
內閣次輔劉吉倒是不說話,坐在一旁靜靜看著,對他來說,萬安倒臺莫非是一件壞事,首輔下崗,自己順上一位就是內閣首輔,這時候自己看戲就行。
另一個尹直也滿懷心事兒,果真如他所料,陛下要收拾萬安了,自己與萬安共事多年,朝堂上人盡皆知。雖然今早朝廷上自己並沒有替萬安說話,但是陛下的眼神時不時飄向自己,那眼神中透露出很不滿的意思。自從上次李孜省被捕後,自己已經提前命人擬好奏疏,這時候是該以退為進了。
同樣不開心的還有尹晏,徐溥是出自自己部門的,如今捅下簍子,只能怪自己馭下無方。沒想到自己和李孜省勾結還沒出事兒,替萬安說話倒是惹怒了陛下,將自己趕至西北去送銀子。
萬安此時心亂如麻,自己現在就是案板上的魚肉任陛下宰割,就算想告老還鄉也是不行。原本自己身居內閣首輔,權傾朝野,回去之後自然也是一片風光。如今陛下已經放話,自己想告老還鄉也不行,除非死後埋在京師。
萬安揮了揮手無精打采道:“諸公先回去吧,我今日有些乏累。”
諸臣向萬安告退後,出了府有的官員勁直隨劉吉去了他的府上,畢竟如果萬安倒臺他們不得不重新尋找一顆大樹,這顆大樹最有可能的就是內閣次輔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