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學霸模擬器,本身就是高緯度生命創造的,自己就是那個幸運的被選中的實驗體,用來檢測模擬器的效能。

顧楓有過這樣的猜想。

迴歸現實,在月球上的重力只能相當於地球上的六分之一,行走在月球上完全可以跳著走,就是顧楓現在的狀態,彷佛在跳蹦蹦床。

機械狗1號緊跟在顧楓的背後,充當著他的助手,也是一步一個騰飛。

如果這時候有背景音樂,那一定是我要飛得更高,飛得更高……哦不,跳得更高。

顧楓手裡拿著採集的工具,準備取一些月球物質回去研究。

月球的土壤是呈現粉末狀的岩石,和地球上的土壤存在很大的差別,更像是沙漠中的沙子。

早就有科研發現,月壤中存在天然的鐵、金、銀、鉛、鋅、銅、銻、錸等礦物顆粒。

如果能在月球建立礦場,採集這些資源,那將會極大地補充地球上的礦場資源。

顧楓懷著探索的心情,打算將月球分為120個區域,每個區域採集一些月壤,拿回實驗室進行研究,確定礦場資源分部情況,為下一步開拓月球資源做準備。

自從發現用金錢可以購買商城新出現的昂貴圖紙和基因藥劑之後,顧楓對賺錢又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到時候,開採小組完全可以用人工智慧,機器人,所以不用刻意改造這裡的環境,只需要製造大型發電廠,可以隨時給機器人充電充能就可以了。

至於要將月球改造得適合人類居住,難度比用機器人開礦場還大。

因為這裡缺乏空氣,沒有大氣層,面積還非常大,比起將月球打造成下一個地球,還不如建造宇宙空間站轉移人類來得簡單。

機械狗1號的爪子也得到了升級,變形為五個人類的指頭,這樣方便它可以拿各種工具,採集土壤,放到小盒子中封存起來,然後遞給顧楓。

顧楓順手就丟進了自己隨身攜帶的空間儲存庫,10平米的,能裝不少東西。

顧楓從月球仰頭看向星空,繁星璀璨,比在地球的時候看更加清晰顯眼,因為沒有大氣的原因,白天夜裡都能看到這些星星。

顧楓在北極實驗室待過一段時間,所以對極夜並不陌生,也很適應現在的黑暗環境。

採集完這片區域的土壤,顧楓與機械狗1號再次進入反正0.0號,低空飛行到下一個區域。

只有看到了這星球的荒涼,才知道地球是多麼的美好。

顧楓走了12個區,就已經覺得視覺疲勞了,放眼望去都是坑窪的地表,一望無際的岩石層。

機械狗此刻已經放下收集土壤的工作,他們來到一處高原地帶,機械狗開始搭建訊號塔與臨時基地。

訊號需要經過月球體表的人造衛星傳回地球的人造衛星,最後傳遞到實驗室內。

所以,第一步是搭建訊號塔與臨時基地,第二步是發射一顆人造衛星在月球體表,當然,也可以借用其他國家早就發射的人造衛星,不過這很麻煩,不如自己的渠道。

第二步要等到顧楓探索回地球后再操作,發射人造衛星在月球軌道在地球上就能做到。

在方舟1.0號中休息幾小時,再進行第二天的探索。

顧楓帶的食物和氧氣,足夠這次月球之旅維持一個月,所以他可以慢慢來。

在休息艙內,還可以點開電視節目,這些節目是錄製節目,只能打發時間,但至少可以讓周圍變得熱鬧起來,否則安靜得有點像是恐怖故事。

機械狗1號在外面忙碌著,顧楓在房間內休息,享受著美食和愜意的時光。

能在宇宙享受美食,這多虧了前人的科學研究。

太空中所有的物品都失去了重量,變得可以隨處飛揚,好像空氣一樣。

宇航員就不能像地球上那樣可以隨時取食,輕鬆地嚼咽,不然就會因食物不能下嚥而卡在食道中間,危及生命。

因此,研究製造太空食品也成為了必然。

經過多年的改進與研發,太空食物已經從最初的一兩種,十幾種演變到了現在的上百種。

種類繁多,營養豐富,不僅有新鮮的麵包、水果、巧克力,也有裝在太空食品盒裡的炒菜、肉丸等,還有番茄醬等調味品。

每天一般吃4頓飯,一週之內的食譜不重複。

從前宇航員的食品都是做成牙膏狀的擠著吃,現在早已改進換代了。

宇航員可以在太空中吃到香腸餡餅、辣味烤魚、土豆燒牛肉、奶油麵包、豆豉肉湯、金槍魚沙拉、餅乾、巧克力、酸奶、果脯、果汁等各種各樣的佳餚,漂亮國的宇航員甚至可以喝到他們愛喝的可口可樂。

太空食品均為脫水食品,臨吃前可把食物放入一個碗形的容器中,再用注射器將一定數量的水注進容器,然後再放進烤箱裡加熱。一頓飯不超過半小時就可以“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