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搞得過分了,他也怕哪天自己的項上人頭不保。

最後,這事兒還是自己的小老婆小阿悄給平掉的,平掉的方式也很簡單,因為小阿悄長袖善舞與城中大多數官員的夫人都是至交好友,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袁承志的夫人溫青青,三言兩語之間就把溫青青給挑撥了。

而袁承志這人雖然武功蓋世,但耳根子卻是極軟的,且溫青青本人還是個極能作的人,管你什麼國家大事,她眼裡九難就是想搶她老公,愣是透過一哭二鬧三上吊這樣的不入流的方式,將這國家大事給攪和成了一場鬧劇。

據說,溫青青提著寶劍都殺宮裡來了,當時把九難的臉都給氣綠了。

可惜當時自己人在南昌出差去了沒在,沒能看到這一出好戲。

而沒了袁承志,九難的身邊確實也是不太好找得到還能信得過的人了,且隨便找來的人恐怕也是極難承受得住來自劉大炮的壓力的,這組建錦衣衛的事兒,也就不了了之了。

然而沒了錦衣衛,這九難在政治上的野心,會就此便熄滅掉麼?

劉大炮也不知道,這事兒,恐怕是很難講的。

此時這九難特意找自己來說這些話,又是憋著什麼事兒呢?

“朕聽說,最近少林出了一點問題,我大明的火藥秘方洩露了?於大局而言影響大麼?”

“陛下放心,於大局而言影響不大,等清廷透過火藥秘方實現量產之後,十之八九咱們的新式火藥和更新式的武器也就該普及開來了,面對清軍依然有著絕對的優勢。”

“既然如此,丞相能否看在朕的面子上,對少林以及天下佛家弟子網開一面,不要斬盡殺絕?說來,朕也算是佛門中人來著。”

“陛下說的是,臣也不想對他們趕盡殺絕,只是民眾現在都比較憤怒,地方官府,也不敢惹此眾怒,甚至可能地方官員們本身也有些怒火,在這件事情上,就連我的命令,也多少有些陽奉陰違,甚至推波助瀾者不少。”

九難道:“清廷滿人好佛,此風自長江以北刮來,自然也就是妖風了,只是以你的本事,難道真的就想不出解決的辦法麼?”

劉大炮很詫異地道:“陛下心中難道有什麼解決的辦法麼?”

“憤怒來源於恐懼,百姓之懼,在於害怕咱們大明沒了火器之利便無法對清廷保持勝勢,只要我大明能在戰場上取得大勝,自然也就不會再恐懼了,少林是少林,佛門是佛門,這個道理,其實大多數百姓都是明白的,只是人們在恐懼之下,本能的想要找個宣洩的出口罷了。”

“朕提議的話,不如讓各寺廟各出武僧組成義軍,跟隨朝廷官軍去打一打仗,立下一些功勳,也算是將功贖罪,如此,應該足以平息百姓的怒火。”

劉大炮則道:“這一方面我倒是也有想過,只是這些武僧們上了戰場發不發槍?發不發甲胄?如果發槍的話事後還要不要收回?成軍後怎麼組織,聽誰的調遣,要不要搞政委?當然最重要的是,打贏了勝仗以後要不要對他們論功行賞?僧兵的編制要不要保留?保留下來的話,以後他們是聽我的還是聽佛祖的?”

九難笑著道:“讓他們聽我的如何?”

“…………”

劉大炮無奈地嘆息道:“陛下就這麼想建設一支自己的衛隊麼?還是陛下您真的覺得這樣會比較有用?”

劉大炮索性攤牌道:“想養一支優秀的部隊,除了穩定的財源之外更需要一條前景明確的升職途徑,否則,這些軍隊就只能是老老實實混工資的普通打工人。”

“如果您有了一支自己的衛隊,那這些軍隊的上升通道何在呢?想來想去,貌似就只有幹掉我,他們才有可能得到重用,就算是您自己沒有這個想法,很難說會不會蹦出來個什麼別的野心家。”

“咱們倆現在太近了,我也害怕你手下養了煞筆出來啊。”

九難道:“我總得有一支嫡系來保衛自己的安全吧。”

劉大炮聞言更是忍不住吐槽道:“安全?哎,陛下咱們今天掏心窩子說點實話,我如果想要換個皇帝,若是行堂堂正正之法,你手裡有沒有軍隊,有沒有錦衣衛,不會有任何的差別。”

“我如果想行陰險詭譎的刺客之法,你自己就是天下間的一流武林高手,你想跑,總是沒人能攔得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