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大勝。

戰爭從早上一直打到中午才結束,但其實裡外裡和劉大炮也沒什麼關係,命令劉應麟留在原地看守不方便移動的火炮之後,劉大炮雖然帶著人追了上去,但其實幹的工作也更像是氣氛組,除了刷臉安撫那些乾脆跪地投降的綠營漢軍之外,基本上就只是在戰場上溜達了一圈, 屁事兒沒幹。

因為他沒有馬。

沒有馬,在戰場上打仗的時候實在是太不方便了,他此時是真的理解了宋朝時面對金人和蒙古人的憋屈。

聽說真實歷史中宋軍在面對遼軍的時候一直都是贏多輸少,甚至有大神認為宋朝的軍隊其實反而才是有史以來最強,但就是因為沒馬,你打贏人家一萬次,人家也能跑得了, 人家打贏你一次, 你就得全軍覆沒。

再強悍的軍隊也做不到一直贏啊!

劉大炮也不敢保證自己的軍隊可以仗著火炮之利一直一直贏下去啊,他的復明槍本質上還是滑膛槍,不是馬克沁。

而仔細想想,他的大明其實是要比北宋更難養馬得多得多得多的,甚至完全可以說壓根就是北宋的強化版,北宋有的優點他全都發揚光大,北宋有的缺點,他好像也是一樣沒落。

宋朝是不太可能自己養馬的,不止是因為沒有養馬地,很大程度上在於宋朝太尊重百姓的個人財產了,對地主豪強,商賈士大夫的約束力太低,並且大力發展工商業,這些東西讓北宋時無論官、商、民、國,都很富裕,這些既是北宋迷人的魅力, 也是他積貧積弱的本質。

所謂馬政, 從來都是一種以朝廷強權逼迫百姓養馬的一種方式, 比如強迫百姓家家戶戶必須養馬, 還必須得養得好,馬養不好就弄死你們全家,寧可人餓死,不能讓馬餓瘦,周世宗柴榮就是透過這種方式養馬的。

再比如圈出一大片土地出來,往往是一個大省,這個大省的百姓啥也別幹了,全省百姓強制養馬,漢、唐都是這麼養馬的。

這是絕對的強權,是以剝奪了人的自由為代價來養馬的,沒有這樣的強制規定,神經病才會把能種地的大平原種草養馬匹,自由的市場經濟之下,健馬的價格能貴出天價來,即使是現代社會,騎馬也是絕對意義上的貴族運動。

如果一個封建的農耕王朝馬匹的成本不高,就一定伴隨著王朝對地主階級的殘酷剝削,而這個殘酷剝削到底會不會轉嫁到平民百姓頭上, 那就不好說了。

劉大炮的大明是資本主義的大明, 如果他敢下令讓百姓把明明能種甘蔗,種橡膠,種棉花的土地統統燒了種草養馬,信不信憤怒的股東能把他給活活撕了。

所以啊,養馬來打仗根本就不現實。

劉大炮已經開始在思考除了馬匹之外的,其他交通方式了。

話說如果用木頭和橡膠,能做出腳踏車來麼?不過這個年代的橡膠成本也還是很高的啊,而且腳踏車車鏈子的加工難度也不低,量產起來恐怕也不容易啊。

當然,那都是以後的事兒了,眼下,最重要的還是儘可能的去殺傷喇布軍中的有生力量,根據金光祖的提醒,劉大炮已經認識到,滿清八旗並不是真的已經腐敗了,而是愛新覺羅已經腐敗了,只需要換個人來率領,這些烏合之眾照樣可以蛻變回三十年期平定天下的天兵。

萬一接替喇布的人是嶽樂,是圖海,是穆佔呢?

所以,死掉的八旗,才是好八旗。

而另一邊,原本是無奈之下稀裡糊塗逃跑的喇布,卻是真的已經撒丫子跑了,什麼都顧不上了。

南昌?不要了,武昌都不想要了,他現在恨不得撒開四條馬腿一股腦的跑回京城去!

劉大炮太可怕了,他他他,他居然還埋伏了這樣一支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