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絕對是個尷尬的年紀。

大部分朋友在經歷催婚,小部分開始談婚論嫁,有的已經結婚,有的已經倆娃,有的……還單著。

單著本來沒什麼,又不危害社會,可這個鹹吃蘿蔔淡操心的國情社會,就會普遍認為你有病。

矯情病。

眼光高於頂病。

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病。

不結婚就是不孝順丟父母臉面病。

總之,各種千奇百怪的病。

言論通常如下:

“24歲了?那最近有在相親嗎?”

“你媽都不替你著急嗎?”

“最好是早點相親吧,年紀輕能挑個好的……”

“男人都喜歡小的,20歲喜歡20歲的,30歲也喜歡20歲,40歲還是喜歡20歲,總之,早點結婚有的選,不然過了二十七八歲,那就只剩一些老男人和離異的了,而且早生孩子對身體好啊,恢復得快一點……”

綜上話,幾乎每個被催婚者的都聽過,或朋友,或父母,或三姑六婆,在這方面,每個人都像是經驗老道的傳授者,一代傳一代的發表著這套“蒼天饒過誰”的催婚史。

耳熟能詳。

但是,蘇紓不想過這樣的人生。

奈何24歲生日剛過,已經到了泥潭深處。

通常不經意間,就會被親戚們安排得明明白白。

當時,她正在一樓電腦鬥地主,家裡忽然來了幾個“姨母笑”中年婦女和一個靦腆無言的年輕男人。

陪同而來的大嬸嬸對其中一個婦女說:“這位就是我家外甥女,蘇紓,長得不錯吧?”

這婦女就是男方媽,聞言,眼睛亮了一百瓦,然後滿意地拍拍大嬸嬸的手,“不錯不錯,長得很漂亮,身高看著也很高。”

沒化妝沒洗頭穿著舊睡衣的蘇紓:“……”

這時候,大嬸嬸一中老年婦女表情包臉,“來,蘇紓,站起來轉個圈給阿姨們看一下。”

蘇紓:“……”

媽蛋我是野生公園的猴子嗎?

被圍觀還要轉圈圈?

轉你奶奶個熊!

然而這時候再不滿意,也要露出抹堪稱完美的體面笑容,站起來皮笑肉不笑地說:“阿姨好。”

說著,目光落到男方身上。

更可怕的是這時候男方臉一紅,那完了,這事要被私定終身了。

男方回去一討論,就來了個滿意的訊息,希望兩家孩子能交往交往,過一年半載的處得適合,就走進婚姻的殿堂。

可蘇紓不滿意啊,大學畢業不到一年就要被趕鴨子上架?

熱血青年怎能沒骨氣的就此妥協?

於是經歷了幾天“失眠掉髮”的頹唐日子,選了一個晴朗的天氣,收拾好自己,提上行李,坐上了前往大深城的高鐵。

去他媽的相親拜拜勒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