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經濟戰爭(第1/2頁)
章節報錯
紐薩爾皇家銀行在菲恩和讓娜離開之後的第二天,被內政委員會新成立的金融管理廳全面接管。
與此同時,紐薩爾其他十五家中小型銀行也同時被納入到了金融管理廳的綜合監管之中。老會計們在紐薩爾國民陸軍和艾卡特工的保護下進入銀行大門,然後開始封存所有的賬本,這對整個紐薩爾的金融體系造成了巨大的震動。
震動主要表現在紐薩爾金融體系的人人自危上。在審計組進駐的當天晚上,艾爾就接到了三十多起舉報。這些中小銀行都知道自己的“同行”手腳不怎麼幹淨,於是不約而同的選擇了舉報對方來分散自己身上的火力。
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只要能多有些時間反應,那至少還有機會想想辦法。
他們想的辦法也比較樸素,這些舉報同行的中小銀行們第一反應是修改賬本。審計組並沒有拿到全部的賬本,因此要把賬目做平其實很簡單——只要有足夠的現金,再配合上修改過的、審計組沒有掌握的賬本就行。
但這需要時間。不論是籌集資金還是修改賬目,這些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成。於是,中小銀行們都開始拼命搞起了舉報,同時籌集資金的行動也在全速進行中。
除了籌集資金以外,突擊放貸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風險控制手段”。這些中小銀行本身最大的問題就是賬面資金和實際資金對不上。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削減其中的“差異”。
賬面資金缺乏,那就緊急找關係比較好的企業放一筆款子出去。這樣就能快速削減賬面資金,並且還可以用這些關係好的企業的“貸款債權”去其他銀行處進行抵押,再抽一筆資金到賬上應付檢查。
總之,它們需要時間。
而杜桑德壓根就沒打算給他們掙扎的機會,放貸加債權抵押置換再放貸的套路,就連他這個外行人都知道風險能有多大。這些錢只要有一點收不回來,整個連鎖的抵押放貸套路就會全部暴雷違約。他讓那些審計組入駐中小銀行,是為了化解風險的。要是這幫大聰明為了躲避化解風險可能帶來的懲罰,而搞出一套更大的雷……那豈不是撿起芝麻丟西瓜?
於是,艾卡的特工們無奈的加了個班。他們扣留了所有前來舉報的高階別銀行管理人員,然後又出去抓了一圈被舉報者。
總之,第二天早上,位於上阿爾賓的十五家中小銀行驚訝的發現,他們的總會計和行長全都被捕了——艾卡給出的解釋是,這些人“危害紐薩爾社會安全”。
本地風險化解的任務非常艱鉅,杜桑德自己幾乎無法對這個風險化解行動作出什麼特別具體的指示。他只能把希望寄託於埃斯科瓦爾和他找來的這群老會計們能夠找出解決之道。
但是,這並不影響杜桑德把賊咪咪的眼光投向奧林。
既然紐薩爾金融系統有這麼多雷,那……憑什麼奧林沒有呢?光憑那位財務相會派出自己的家僕前來搜刮利息,而不是想方設法平息風險就能看得出來——只要能賺錢就行,那位財務相大人憑著自己是皇帝陛下外公的身份行事肆無忌憚,他才不在乎風險呢。
當然,如果只看紐薩爾金融體系的大聰明們幹出的事兒,那說不定是帝國對於金融系統風險能帶來多大的衝擊一點概念都沒有。
既然你不防賊,那我不招點賊到你家裡轉轉,豈不是非常對不起你擺出的這副妖嬈姿勢?
杜桑德決定對奧林展開一場經濟戰。
對整個帝國開展經濟戰,那需要非常強大的經濟實力。杜桑德甚至沒有去詢問埃斯科瓦爾“我們能不能做到”的念頭,這個問題的答桉肯定是“不可能”。
《基因大時代》
經濟戰的目的是透過經濟手段,對敵人造成重大損傷,目的是透過金融和經濟手段,削弱敵人的戰爭潛力並且讓敵人陷入“內亂”。它是“總體戰”思想指導下的一個具體戰爭手段,而且效果往往都還不錯。
不用開火就能獲得炮彈砸入敵人主要城市一樣的效果,這種作戰方式絕對可以算得上是高效且成本低廉。現在唯一的問題是,沒有人知道應該怎麼把設想變為現實。
就連杜桑德自己,對於“經濟戰”也就只有一個模湖的概念而已。以前他在網路裡見過的“經濟戰”水平往往都停留在“製造偽幣”從而擾亂敵方經濟執行上。更加高大上的手段……他反正是完全沒有聽說過。
不過目標倒是很簡單,只要能給奧林方面帶來足夠多的麻煩就行。
儘管杜桑德非常確信,哪怕只是奧林,它的經濟規模也比紐薩爾能製造出來的偽幣規模大出上千倍甚至數萬倍。用偽幣作為手段,紐薩爾恐怕拼盡全力也不會對奧林帶來太大的衝擊。
要搞事情,就要搞大一點。只是用假幣買了點戰略物資,這實在是沒有什麼意義。
抱著這樣的想法,杜桑德找來了埃斯科瓦爾,並且向他大概說了自己的想法。
“我的目標很簡單,對奧林的經濟造成的損傷越大越好。”杜桑德雙手撐在桌子上,身體前傾,緊緊盯著最近瘦了不少的埃斯科瓦爾的眼睛說道,“憑什麼只有我們在忙著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奧林開發的歷史比我們悠久太多了,他們肯定也有很多累積的,可以被我們所利用的風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