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蒸汽騎士(第1/2頁)
章節報錯
和哈羅德的衝突就像是一起還未到高潮,就已經徹底結束了的話劇。能夠免於十歲就淪為囚徒的處境固然不錯,但這多少讓杜桑德感覺有些“吊著一口氣”的感覺。
不夠舒暢。
好在其他事情的進展非常不錯,甚至有些順利的過頭了。這讓杜桑德頓時覺得,人生好像又一次開始順風順水了起來。
內燃機的改善進入了收尾階段,波琳娜在工坊裡沒日沒夜的苦熬,以及杜桑德對上輩子汽車的認識結合在一起,迅速展現出了成果。
波琳娜的煤氣機開始快速展現出了超越外燃機的潛力。有了水冷散熱的加持,改進過的煤氣機不光可以順利點火工作,並且還能在無需外力介入的情況下完成超過半天的運轉。
蒸汽機的工作部件外露,大量步驟都需要人工干預——比如增加燃料,比如手動釋放艙內蒸汽以控制壓力,比如為活塞、連桿和其他活動部件加註潤滑油。
一臺蒸汽機要較長時間穩定執行,就需要至少一位大技師和至少一名技師以及一名司爐持續配合。大技師負責總體控制、司爐控制爐內溫度和氣壓水平,而技師負責對活動部件進行潤滑,或者和大技師一起處理各個閥門和管道的故障。總之,蒸汽機有很多厲害之處,但“省事兒”從來都不是它的特長。
帝國改進過的蒸汽鍋爐在壓力容器的尺寸和耐壓程度上都有了極大進步,蒸汽馬車這種蒸汽機的巔峰之作甚至已經不需要隨時有司爐在場才能執行,但它仍然要求至少要有一名技師每天對蒸汽馬進行三次維護。
蒸汽馬身體上的各處鏤空除了可以滿足蒸汽馬的活動舒展要求之外,同時也能方便技師們對包裹在馬匹內的蒸汽機進行維修。
但內燃機就不一樣了——由於結構原因,它的基本原理先天要求機器在一段時間內免維護。
沒有人能在內燃機運轉的時候再拿著油壺去給活動部件上潤滑劑,也不可能透過司爐來調節活塞運轉的速度。所以,一開始必須做足夠的設計,這才能可能達到“免維護”的目的。
“其他的問題都好解決,就是散熱現在不好處理。”波琳娜在課堂上向杜桑德彙報了自己現在的研究進展,並且開始寄希望於杜桑德能從自己的腦子裡掏出一些新的想法來幫她解決難題。
“你之前是怎麼完成散熱的?”杜桑德沒想到波琳娜現在居然還沒解決掉散熱的問題,“沒有散熱的話,這活塞不是很快就會熔燬了?”
“之前的演示機我設計了水路,用持續的流動水散熱。”波琳娜皺著眉頭說道,“但是上次實驗的時候,散熱系統根本壓不住溫度直接就熔燬了……成品總不能一直就放在河流或者湖泊之類的地方用吧?”
蒸汽機不需要散熱,或者說它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了“加熱—散熱”的過程。而內燃機則不然,如果不盡快把燃燒所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活塞很快就會因為熱膨脹而導致過度磨損和運轉故障。
杜桑德翻了個白眼,“上次的情況不能作為參考,那是加了氧氣含量的燃燒過程,燃燒也會劇烈很多。散熱系統這個……我覺得可能都不需要上水道就能解決。”
上輩子作為藥學的學生,杜桑德對內燃機當然不可能有太多的瞭解——這也是他決定用一半的利潤留下這個世界上可能是唯一瞭解內燃機的人的原因。
但手機和電腦他還是玩過的。而且作為平時業餘時間比較多的男性大學生,杜桑德對於電子裝置的散熱還比較瞭解。
傳統上,電子裝置有三種散熱方式——被動散熱,風冷散熱和水冷。嚴格來說,被動散熱也算風冷的一種,不過為了區分散熱型別,這裡還是暫時分成三類——往CPU上懟一根蘿蔔也算是被動散熱的一種,當然,這沒有什麼參考意義。
被動散熱適合發熱量穩定且極小的裝置,內燃機沒辦法參考。但風冷和水冷,其實都是挺不錯的解決方向。
風冷散熱本身就是老式汽車發動機散熱的一個主要技術路線。當年的保時捷911不就是風冷發動機嘛。
“不過,已經有了水道……那隻要設計一套散熱系統就行了唄。”杜桑德想了想說道,“方案是現成的,本身也不是很複雜,不過散熱液可能需要特別挑選一下……我先把方案的草圖畫出來。”
洛琳正在和一元一次方程較勁,在等待繪圖的波琳娜偶爾會來對她的“作業”進行一些答疑解惑的工作。而杜桑德則在一旁開始畫起了大概的原理圖。
正在考慮著用什麼圖形來表示水泵的杜桑德,突然感覺到了一陣舒心和放鬆的感覺。
這樣的人生就挺好——搞搞發明賺賺錢,再培養一下小蘿莉,當個有錢有勢的貴族就可以了。
紋章管理處這種地方,最好是自己再也不用去。
·
·
·
“咱們等會得再去一趟紋章管理處。”下午的政務課上,莫里斯先生面帶微笑著對杜桑德說道,“接下來這一年裡,咱們兩個會經常和紋章管理處打交道,你得先去熟悉一下相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