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提道人這一講就是數月之久,直說得天花亂墜,地湧金蓮,萬分地精彩。

講著講著,他忽然話鋒一轉:“萬事萬物,有生就有滅,有因就有果,天地造化萬物,而萬物從出生的那一刻起便註定了要死亡!而天地本身亦有生有滅,不過量劫久遠,然而既被盤古開闢,天地生成,將來必定就有一天要天崩地裂,重歸混沌。眾生皆有生老病死,世界亦有成住壞空,因此,道友也是有壽命的,所謂天長地久,也不過是空中畫餅,造化萬物,亦是夢幻泡影!”

他這番話是對著衛驍說的,沒有半點嘲諷,完全是一副苦勸衛驍醒悟回頭的口吻。

衛驍聽完,心道這廝果真是來者不善,善者不來。

於是講自己的天道:“天道象圓,周流輪轉;天道剛健,自強不息!天地雖有生滅,而天道沒有生滅,無論天地是否開闢,是否生成,是否重歸混沌,皆為大道演化。天有生死,道無始終,天法道,道法自然,萬物齊同,一體歸真!”

準提道人聽完微微搖頭,臉上帶著笑,對衛驍的話一一反駁。

衛驍等他說完,再針對他的道理,進行逐字逐句地駁斥。

兩個人從輪道漸漸變成論戰,開始辯經,衛驍也指摘他:“你的因果之說,太過簡陋,你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譬如一粒瓜種種在地上,就一定會結果長出瓜來麼?非也!期間還要風吹雨打,日月照曬,還有鳥銜獸嚼,蟲豸啃食,此等種種變數,都在天道衍化之內,是為天數!”

準提道人聽了這話,又提出了“緣”的說法:“緣熟則瓜熟,緣不熟則瓜不生。”

衛驍說:“那既然瓜因在此,卻不能得瓜,豈非因非因,果非果?若是種子被蟲豸吃了,或是腐爛,卻是更加不得瓜果了。”

準提道人立即反駁:“種子被蟲豸吃了,亦是一種果,種子腐爛,亦是一種果,不管何種果,都要有種子這個因在。”

衛驍再駁斥他:“那這種子到底是瓜因?是腐爛因?還是蟲蛀因?你既然說因即是果,那這種子存在,便只能指向一種果。譬如依你所言,你殺了人為因,必定要有殺人之果寶。又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那依你種瓜說來,殺人為因,卻又不一定得什麼果報了……”

雙方機鋒來去,針鋒相對,他們講道辯經也不避人,不管誰來都可以聽講。

許多真人大巫都在殿門口聽著,絕大多數人都聽得雲裡霧裡,腦筋轉得根本跟不上兩人說話的速度,前一個概念還沒有想明白,後一個概念就已經生成了。

其中唯有兩個真人,竟然能夠悟得幾分,他們不用腦子去想,反而能夠心領神受,尤其對於準提道人所講的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法、緣起緣滅,因果業報這些頗為相應。

衛驍跟準提辯經又辯了大半年,他們也不需要吃喝,就互相你說一段,我說一段,也不覺得累。說到最後,準提道人見辯不倒衛驍,不由得感到失望。

到後面他嘆息著跟衛驍說:“我此來,因思道友乃先天乾金,天地定位之後,由先天轉入後天,轉居西北,正是與我有緣。我自盤古大神靈臺之中誕生,在此苦參無數歲月,見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修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三眼十八手二十四首紫磨不壞金身!

因道友有生養萬物之功,又起心動念,要做天主,便想來成全道友,扶保你為諸天之主,萬界之王,執掌此宇宙所結三千大千世界!道友若肯皈依,以此慧根,必能普度眾生,使得無量眾生,全部離苦得樂,憑此功德,可得無量壽,可發無量光……”

到了這時,他終於把自己的目的說出來了。

他想要讓衛驍拜他為師,皈依西方教下,然後他支援衛驍做天帝。

這準提道人倒是沒有做天帝的野心,只是想要做天帝的老師,他教化天帝,透過天帝普渡一切眾生,而天帝無形之中也就成了他的護法!

衛驍有自己的道,自己參悟就夠了,不需要再拜別人當老師!

至於找個靠山支援自己建立天庭做天界上帝,這種機會當年也曾經有過,鴻鈞老祖可曾經要帶他去大道天,如果他去了,鴻鈞將來肯定會支援他的,那根大腿可比準提更粗,給鴻鈞老祖做灑掃童子,跟給準提道人做徒弟,這二者,哪一種更高貴?

不管哪種,衛驍如果答應了,都會有損天道!

天道自強,週轉不息,何許倚靠他人?若真有了倚靠,天道也不再是天道,只能是人家的傀儡了!凡俗修仙,都要講究個無依無靠,得真逍遙,如今衛驍悟道,豈能不懂得這個道理!

他直接把準提給否了,反而說:“正如道友所說,我乃乾天真金,造化萬物,養育眾生,此等功德自該成為天主,此乃天數所歸,亦是道友所說的必有之果!道友若是真有如此大智慧,看得明白,自該來輔佐我登天基大寶,日後必定封道友為西方教主……”

準提聽完,知道這事沒法再嘮了,再嘮下去,也完全是耽誤時間。

於是,他又轉向伏羲,跟伏羲又辯論起來。

衛驍是天主,不肯皈依,后土是地主,沒有出現,而伏羲是人主。

他就跟伏羲也辯了一大通,講“有漏皆苦”,講“諸行無常”,講“諸法無我”,講“涅槃寂靜”,說人生當中,好日不多,充滿了各種苦難,生、老、病、死,欲不得、恨相距、愛別離、五陰熾盛……應該早修正道,早歸正果。

伏羲身為天皇,也不是軟柿子,以陰陽之道對戰他的真空妙有。

雙方你來我往,又辯論了幾個月,準提道人跟衛驍辨的格局比較大,講的是天地的城主壞空,跟伏羲辯的格局縮小,講的是人的生老病死,講的是國家部落的興盛衰亡。

他跟衛驍辯經,是畫了個大餅,想收衛驍做徒弟,跟伏羲辯經,則是想要來中土傳道。

伏羲自然不答應,他是天皇,他就有道,人們只要學他的陰陽之道便夠了,除此之外,只能學習女媧的造化之道,還有皇天后土的天道地道,卻是不能再容許別人來傳道。

搞了一通,準提道人也辯不倒伏羲,也說服不了他允許自己傳道,就又提出一個要求,想要遷徙一些人到西方去,他那西方世界,都是些惡鬼、羅剎、夜叉、修羅之類,要麼就是各種毒蛇,實在不堪造就,想要帶些真人過去,只需要一個小部落,他願意用六根清淨竹作為交換。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