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白山的那場戰鬥已經過去半個多月了,重建工作在軍部的支援下已經算是完成的差不多了。

現在的營地,更加高挺的圍牆,更好的武器設施以及更加完善的生活設施。此外,軍部令派遣了一隻部隊駐紮於此,當然最高指揮權也是交給了劉雲雷以及葉開。他們倆人都是在那場戰鬥後被提升到了校級軍銜。

十多天的時間,營地裡的人都在忙碌建設著,但是即便如此,氣氛依然是回不到從前了。

在這十多天時間裡,東白山營地發生了不少事情。

孫滿強跟董小軍已經在戰鬥結束後第二天就聽到了訊息,然後火急火燎回來了。在第五天的時候,高怡寧也是坐著直升機從浙大研究所來到了東白山,只因為在這裡建起了除了浙江大學實驗室以及軍部軍工廠外第三座可以生產解毒劑的製藥廠。

之所以這個藥廠能在戰鬥結束後短短几天時間就建造起來,也是軍部深思熟慮後的結果。

東白山的戰鬥引發的關注度是自災難爆發以來前所未有的。並不是它的規模有多大,而是因為這場戰鬥涉及到了那恐怖的變異喪屍,這是使得美國西海岸幾乎淪陷的同一級別恐怖喪屍。

而隨著戰鬥的發展,戰鬥傳遞出來的信念,人類倖存者不屈的決心,戰至最後一刻的信念慢慢佔據了更多人的眼球,這些都是這個末世最需要的,價值遠遠在於戰鬥勝利本身之上。

可以這樣說,這場戰鬥鼓舞了人類計程車氣,振奮了人心

在軍部不遺餘力的幫助下,東白山營地上已經成功建成了一個並不算很大的製藥廠。當然此刻的製藥廠只是初具規模,內部的一些設施以及裝置還需要後續補上。

而高怡寧過來則是做一些專業方面的指導,當然同行而來的還有一大批各個方向的技術人員。

除了製藥廠的建設,另外還有一件事對羅彬影響很大的事則是,李祥格,梁冬珺還有劉守桐三人,在戰鬥當天晚上就乘直升機去往了軍部。因為梁冬珺的傷勢著實嚴重,而李祥格跟劉守桐同樣受創極重,為了不耽擱梁冬珺的治療,三人在沈晏寧的幫助下,順利搭上了去往軍部總醫院的飛機。

三人離去時,羅彬心裡說不出的苦澀,一度哽咽,內心的複雜程度難以言說。

三人給予羅彬的幫助甚至更在劉雲雷之上。三人分別教會了羅彬步槍,手槍以及狙擊槍的使用,這些都是毫不藏私的。而且不單單是羅彬在三人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巡邏隊員所有人都是被三人指點了不少,劉雲雷也是在劉守桐的幫助下提高了不少狙擊水平。

跟三人亦師亦友相處這麼久,患難與共,一起出生入死。毫不誇張的說,三人一度成為了羅彬內心的精神支柱。在這樣的世道下,羅彬在三人身邊難得的感到安心以及信心

此次一別,羅彬不知道以後還能不能再相見,畢竟這樣的亂世,是朝不保夕的,很可能就是永別。而且自己是要去尋找自己父母訊息的,而三人也曾不止一次提到要回去自己的部隊。目標不一致,若想再見估計只能盼著災難過去以後吧。

離別之際,大家都沒有多言,互相擁抱,互道珍重後,直升飛機就帶著一眾重傷員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中。

劉雲雷跟葉開肩負起了基地重建的重擔,戰爭過後滿目瘡痍,而更重要的是剩下來的倖存者們的心理與士氣。失去親人的痛苦不是簡簡單單就能捱過去的。

好在軍部很快就派遣了各種各樣的人力過來幫忙,在專業的心理專家幫助下,大部分人很快就重拾信心,加入到了重建工作中。

成為了358團新團長的劉雲雷,在戰鬥結束後就一直沒能休息過。在戰鬥中,劉雲雷陷入了一種奇怪的境界,實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現在的他即便是跟劉守桐相比也不遑多讓。只是現在成為團長的他,領導力才是更需要的。

劉雲雷其實根本沒有信心能帶領好大家,他根本不認為自己能像王進山那樣。但是劉雲雷又不能表現出來,想起團長最後的囑託,看到所有人都把希望的目光投向自己,自己怎麼能在這種時候說個不字。

為了掩飾自己的心虛,劉雲雷只能一天到晚嚴肅著一張臉,擺出一副充滿信心的樣子。只是這樣終究不是長久之計,開頭幾天營地雖然沒亂,卻是一直處於一種亂糟糟的狀態。

好在安麗萍及時發現了劉雲雷的狀態問題,在跟劉雲雷好好交流後,劉雲雷終於是放鬆了自己的心,在臉上重新展露了久違了的微笑。同時在安麗萍的各種各樣的建議下,以及軍部人員的幫助下,營地終於是煥發出了新生。

營地的重建也是在這種情況下走上了正軌,同時越來越好。劉雲雷也在適應了幾天後變得越來越出色,羅彬相信總有一天劉雲雷會成為一個超過王進山的營地領導者。有時候領袖的作用就是這樣說不清楚道不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