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與斯瓦託普魯克的輕鬆心情,他身旁的四個同伴,卻沒有他這般樂觀。

“該死!我加入民兵隊是為了成為一個巡邏衛兵,而不是來這裡打一場該死的仗!”

斯瓦託普魯克身後的一個衣著整潔的男人,正低罵的前進著。

他身旁的三人聞言,有的顯露出贊同的表情,但也有的變得不屑一顧。

這卻是民兵隊伍內常見的兩極情況。

拉泰的衛兵作為執法者,在封地上擁有著極好的待遇,以及一些特權。

這般好處甚至讓衛兵這個職介,成為了拉泰的一個人上人階層。

哪怕是經營商業的拉泰富戶,遇見衛兵都會不自覺的矮上一頭。

所以,在過往和平的那些年中,能成為一個衛兵,是當地人夢寐以求的。

但由於競爭壓力大,填補上任還得等衛兵出現空缺的緣故。

不少人選擇託關係進入民兵隊,成為明面上的民兵,等待空缺時機的出現。

於是,就有了罵罵咧咧的這個人。

而那些不屑一顧者,卻是實在的想靠本事,加入衛兵隊。

就算不成,也能儘自己的力氣,成為安穩一方的民兵。

但一路興致高漲的斯瓦託普魯克,卻不是這兩類人中的一類。

本來不該出現在這裡的他,是接受了一個民兵父親的請求,取代了一位青年來此作戰。

事實上,那位父親還花費錢來換取這個機會。

考慮到那位勞德鐵匠的想法,斯瓦託普魯克選擇收下錢,留給勞德。

然後自己趁機搭上大軍進行的隊伍,準備感受故事中的戰鬥與廝殺。

他呼吸著山風的清涼,在腦海中臆想著自己大殺四方的場景。

前方的衛兵小隊長,則是不斷的環顧四周。

抿起的嘴角中,帶著一股緊張感。

他與後續的這些人都不相同,是前幾天被拉泰官方提拔成衛兵的。

原先其實是拉迪亞茨克的民兵成員。

至於是怎麼提拔的,他自己也不知道。

什麼功勞都沒有立下,就莫名其妙多了幾個手下,還要去攻擊山林內部的敵人。

老實說,他有些懵逼。

只是領主的命令不容置疑,眼下也只能硬著頭皮走。

他附近的許多同伴戰友,基本都是他這樣的情況。

............

拉泰與塔爾木堡的聯軍,在領路人的帶領在,行進了一段時間方才抵達目的地。

前方腳程快的輕武裝斥候,已然帶回看見敵人營地輪廓的訊息。

居於佇列最中間的巴納德,當即下達了原地修整十分種的命令。

修整過後,他立馬催促軍隊前進,直撲被溪流環繞著的大朵白色帳篷花。

很快,眾多士卒視野內,出現了層層疊疊的白色帳篷,以及中後地界上的一座高聳的破舊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