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鐵證如山(第1/2頁)
章節報錯
曹操動手的速度快如閃電,這大大超出了劉協預料,大腦一激靈,他想到了更多東西。
如果伏完不妥協,後續還會有更多的人遭殃,如今大漢之名尚存,那些忠於漢室之人不在少數啊。
大腦陷入沉思,而在現實中,伏完依舊在試探荀彧。
“哎,如今山河破碎,大漢已經完了。”伏完嘆了口氣,繼續說道:“幸得曹公不棄,於洛陽宮中接回聖駕,這才勉強保住了大漢最後一絲希望。”
漆黑的屋舍中,荀彧點上一根蠟燭,同樣嘆息:“自何進引董卓入宮起,大漢的權柄其實就落在了歹人手中。不過請國丈大人放心,我荀彧始終堅信,只要天子尚在,大漢還會有復興的那一天。”
聽完荀彧之言,伏完回道:“可是荀公,天子已落入曹操手中,大漢真的能夠復興嗎?”
潛移默化之間,伏完不再稱呼曹操為曹公。
對此,荀彧並沒有計較,他雙目盯著燃起的蠟燭,說道:“國丈你看,如今的大漢就如這蠟燭上的星火之光,假以時日,他一定會發光發亮。”
荀彧做了一個比較,隨即正色說道:“天子幾經落難,他手中無兵,腹中無食,如何才能翻身?依在下之見,只有倚靠曹公,他才能走得更遠。”
前一世,曹操將自己的狼子野心藏得極深,尤其是在荀彧面前,他從未有過隻言片語的表露,這也難怪荀彧會如此信任曹操。
似乎是看透了荀彧心事,伏完反駁道:“如果曹操一直不願交權呢?又或者說,曹操只是想挾天子以令諸侯呢?試想一下......”
伏完還想再說,被荀彧打斷,“國丈大人,你話說過了,曹公不是那樣的人,在下相信曹公,就如相信自己一般。”
在聽到伏完之言後,荀彧內心已然不悅,他雙手後背,委婉的下達了逐客令:“國丈大人放心就是,曹公明日就會遣人邀請大人進宮面聖,今日夜已深了,國丈還是早點回去歇息。”
這一說,令伏完定在原地,這不是他想要的結果。
卻也在這時,劉協從沉思中醒來,面對伏完的沉默,劉協接過話題。
“荀公心繫漢室,天下盡知。敢問荀公,可識得此物。”
說話中,劉協從江山社稷圖中拿出一物,那是一件袍子,袍身抹滿炭灰,正是劉協前日穿過的那一件。
劉協心裡清楚,這個時候,他不能再繼續刺激荀彧,只有拿出其作為皇帝的證物,話題才能繼續進行下去。
起初,荀彧並沒有在意,他只是隨手接過龍袍,雖然袍子多已染上汙穢,但邊邊角角的質感卻是如水般絲滑。
荀彧用手撫摸龍袍,面色不由流露出幾分狐疑:“你是何人,為何會有貴族衣物?”
望著身穿家丁服飾的劉協,荀彧一時忘卻了剛才下達的逐客令。
面對荀彧發出的質疑聲,劉協沒有正面回答,繼遞出龍袍後,他又從江山社稷圖中掏出一物。
在離開洛陽宮時,劉協幾乎搬空了假山中的所有木具,與木具存放在一起的還有一柄刻刀。
此時此刻,劉協正是將這枚刻刀拿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