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編輯來判定,現在......是大資料來判定。”

“大資料?什麼是大資料?”

“你可以理解為有一個沒有思考能力的神明,這個神明會根據這本書在推薦期間的追讀量來判斷晉級與否,不帶任何個人感情色彩。”

“也就是說看得人越多,就越容易晉級嘍?看起來挺公平的嘛。”

看到茉莉露出了放心的表情,林覺卻苦笑道:“單純以追讀資料論,你真的覺得公平嗎?”

“公平吧,誰看的人多誰就更厲害,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那假如面前有一本書,這本書正常前期鋪設世界背景,塑造人物,埋藏伏筆引線,透過細膩真實的描寫慢慢將讀者帶進世界裡,後續背景鋪開,世界觀越發宏大,到百萬字後達到巔峰,讓人看得欲罷不能,你覺得是好書嗎?”

“那自然算得上是好書。”

“這時候,旁邊出現了另一本書,不用鋪設世界背景,不用塑造人物,不用埋藏伏筆引線,甚至不用講邏輯,上來就是大爆點,比如開局男主給丈母孃洗腳,轉頭率領十萬將士迴歸震驚全家,見人就打臉,章章都打臉,你覺得是好書嗎?”

“這......還有這樣的書?太奇怪了吧,中後期怎麼寫下去啊?”

“別管中後期怎麼寫,總之問題來了,如果把這兩本書丟到一起參加推薦晉級比賽,只看前十萬字的追讀,你覺得哪本書前期看得人會多?哪本書會贏?”

“大概是後面那本吧,最好看的部分都集中到了前頭,比那些循序漸進的......啊,我明白了,原來是這麼回事!”

說到這裡,茉莉不禁瞪大了眼,似乎理解了林覺的意思。

透過大資料來決定推薦晉級,本質上是屬於公平又不公平的玩法。

這相當於給所有網文作者出了個難題,如果開局寫得不夠爆炸,噱頭不夠多,那麼大機率連新書期都過不去,直接第一個推薦就給你幹碎,掉下去就是等死。

反之,很多節奏快、腦洞大,但明顯堅持不到幾十萬字就會崩盤的書卻因為前期爽點密集,所以佔據了大多數推薦位。

作者群體又不傻,既然都知道前期要爆才有人追讀,前期有追讀才有推薦,都明白有推薦才有成績。

結果就是無限制內卷,一個勁的加快節奏,增大噱頭,儘可能減少背景鋪墊、人物塑造、伏筆引線等前期沒啥用的東西。

你追求十萬字爽爆,我就追求五萬字爽爆。

你追求一萬字爽爆,我就追求標題開始爽爆。

到最後,《直播:開局土豪打賞一百億》、《簽到一萬年:出山一拳打死大魔頭》、《綜漫:百萬女主床上排隊》等書就出現了,彷彿拿著大喇叭在喊著“爽不爽,我就問你看這書名爽不爽”。

在這種畸形生態下,大多數作者都被迫挖空心思去思考怎麼前期吸引讀者,怎麼前期留下更多的追讀,如何快速製造最大的爆點。

一本書的中後期好不好看?會不會崩盤?寫不寫得下去?沒人在乎了,或者說......沒精力去在乎了。

除了那些自帶讀者群,根本不擔心追讀和推薦問題的大神外,大多數作者都在被時代的浪潮裹挾著,處於身不由己的狀態。

想到這裡,林覺又看了看自己剛剛上了推薦的新書,心裡總感覺不是滋味。

我的書並不屬於那種爆點很密集的,追讀數量應該很低......想走完整個推薦流程幾乎不可能,怎麼辦呢?

只有去群裡忽悠一下讀者老爺了吧,看看能不能忽悠來幾個追讀,哪怕能多上一個推也是好的。

想到這裡,林覺打了個響指,雞賊的開啟了自己的書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