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文人雅士齊聚一堂,除了喝喝酒,磕磕藥(和五石散同類功效的藥)吟吟詩外,能幹的事情其實也不多了。

大抵就是一群人在一起熱鬧熱鬧,等氣氛活躍了,酒意藥意上頭了,就把衣服一甩,集體光著屁股來回運動。

李智沒有見識過等場面,但別忘了憐兒出身拂袖坊,從她口中倒是偶有聽過。

......

兩人一路勾肩搭背,嘴裡從最初還算客氣的‘李兄’‘秦兄’,慢慢地演變成了‘伯武’‘子卿’。

古人以字相稱,這也代表二人互相認可,成為朋友了。

只不過是朋友還是狐朋狗友就難說了。

“伯武,沒想到你經營商道的同時,還能將修為精進至武者七品!”

“我承認先前是我小看你了,高,實在是高!!”

“子卿說的哪裡話,你不也是七品儒家嘛,我觀你今日的表現,怕是離六品不遠了吧!”

“賤笑賤笑,我是沾了先賢聖人的光,哪兒能和你比!”

秦生連連擺手,表示你才是高手。

七品境界,在整個吳國的修煉體系中也只能算剛步入中下層,甚至連中層都算不上。

但也要分年齡的!

二人年齡都在二十來歲,這個年齡成就七品,只要日後不荒廢修行,有的是時間慢慢打磨晉升五品,只是早晚問題罷了。

不過讓秦生驚訝的是,李智居然是七品武者!

武者晉升七品有什麼要求大家都心知肚明,這也是武者難出的原因。

有這個前提下,越是有錢人,他嗣們就越難出高品武者。

難,太難了!

年輕人本就血氣方剛,稍有摩擦就很容易天雷勾地火。

有底蘊的世家為了讓後代專心習武,甚至會將他們丟進人煙稀少的鄉下莊子,專門派出能鎮得住眾人的長輩嚴加看管。

不入七品,禁止離開莊子一步!

還必須得將男女分開,否則這些小年輕終日在一起流血流汗,遲早要出事。

可商人之家就難說了,他們情況各自不同。

有的商人底蘊不足,子嗣稀少,經不起折騰。

有的見識不足,不知道這其中利害。

更有甚者乾脆就是放養模式,成不成全看個人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