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到了酒樓後邊的時候,劉大叔果然還在這裡等著他們。

“你要是做的好就自己去開酒樓,否則我們這小廟可供不起你這座大佛!”

蘇瑜趕到的時候,就見到一個彪壯大漢正在呵斥劉國慶,而後者有些倔強,卻依舊站在原處。

蘇瑜知道那男子是這‘四方樓’的大廚,而劉國慶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配菜師。

因此,她帶著一個孩子並沒有直接走上前去,而是在原地佔了一會兒,等到兩人走了,這才走過去找劉大叔。

回鳳凰村的路上,明顯感覺到劉大叔的精神有些萎靡,顯然是因為擔心劉國慶的緣故, 不過到底是跟劉國慶不相熟,在這劉大叔到底是男子,也不好過問家事。

到了家,蘇瑜開始去忙明日做的點心,沈安寧在一邊摸著之前的小兔子,這兔子如今肚子更大了,瞧著就算是下小兔子也就在這幾日了。

把糯米泡在溫水裡,還有之前買來的紅豆,明日準備做個糯米切糕來賣。

堂屋桌子上,沈徹將買來的筆墨紙硯放在了一個木盒子裡,盒子上還有一個提手。

這個盒子正是蘇瑜找劉大叔給他們做的書箱,用來裝筆墨紙硯。

次日,這一次蘇瑜帶著幾個孩子再次坐上了賈大叔的車,畢竟以後日日都要鎮上,索性蘇瑜直接包了賈大叔的車。

一大早,沈啟之喝了一碗牛奶加上一碗藥湯,就上了車,這時候才反應過來這是要去上學了。

一行人知道蘇瑜將沈徹和沈啟之送去上學了,一個個嫉妒的眼睛都要紅了。

這鳳凰村裡,誰家沒個孩子,誰不指望著自家寒門出個貴子!

可是一年下來種種地,能安穩的活著,偶爾打個牙祭吃吃肉就已經很不錯了!

送孩子上學的束脩,他們可是真拿不出來!有些人多的人家,一家之力,堪堪能供上一個。

“你們這是去哪學啊?是鎮東頭的王老先生家?”一起坐車的女子看了看沈徹,隨後看向蘇瑜。

她可是知道,她親戚家的兒子就在那裡求學,一個月二兩銀子,那可是二兩銀子!

要知道這一個月裡裡外外的花銷還得一兩銀子呢,忙忙活活一年下來,哪還有多餘給孩子上學的銀錢。

“我們去程家學,這也就是最近做點心掙了點銀子,總得讓孩子學點東西。”蘇瑜應付了一聲,顯然是不準備詳談。

“什麼學點東西,要我說還不如跟著你學做點心,他這一去上學可就沒時間幫你了。”另一女子開口,一雙眸子掃過沈徹又看向蘇瑜。

“我說蘇娘子,你這做點心要是需要幫忙,可別忘了我們這老鄉啊,我們這勁大著呢!”

蘇瑜淡淡看過去,“讀書自然是更重要的,我可以做的就不勞鄉親們費心。”

她心中冷笑,自己又不傻,這些人嘴上說著幫忙,也不過是想著偷學這手藝罷了。

那兩名女子見蘇瑜不在搭理他們只好暗自咬舌根,偷偷說蘇瑜的壞話。

要說村裡的人,很多見不得蘇瑜日子過的一天比一天好的,只有少數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前些日子吃不起飯,她們看不上人家,而現在人家賺了銀子,又開始泛酸。

蘇瑜雖然心中明白,儘管不想一直在這村子住著,但她如今銀錢不足,也只能慢慢攢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