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我的回合,還是我的回合!我必一章給她過渡完(第2/5頁)
章節報錯
三艘護衛艦給爺內捲去,算上在外調查的三艘科研船,四條路線探路。
2203年7月,咕獨星工業區劃專案完成,大幅緩解咕獨文明日漸逼近紅線的崗位人口比例紅線,建造序列無縫銜接安排新的採礦區劃。
王皓盤算的未來中,母星會充當文明最重要的礦物基地,支撐殖民地建設,直到專精礦業的殖民地自給自足乃至接過擔子,適當提升母星礦物產出,是必需的。
同一月,薩拉斯級殖民船為首的船隊運載1億咕獨人正式啟航,開展帝國首次殖民外星活動,目標艾利馬登星系,規模14地塊蓋亞宜居球。
仍是同一月份,約旦門德星系探索完成,科學官馬尼斯在該星系發現三顆蓋亞星球,無土著物種,可殖民。
12月,馬甲‘加班’搬運第三個科技[學說:靈巧編隊],藍星威望+1
2203年10月,新工程船隊舉行下水儀式,次日受命前往約旦門德星系組建恆星基地,資源船隊滿載跟進。
11月,科學官馬尼斯於馬瓦爾星系發現劇毒環境改造候選星球。
[劇毒環境改造候選]:如果我們選擇排毒飛昇天賦,我們就可以將這顆行星改造成一顆宜居性星球。
這是王皓前世從未見過的罕見玩意兒,但論壇上出現不少次。
這東西,佔一個飛昇槽能行?
秉持嚴謹和科學態度,在缺乏環境改造資料的條件下依賴記憶主觀判斷後,王皓認為排毒對他價值不高,五花八門的MOD讓他在未來能擁有數種改造不可宜居星球的手段。
比如某傳統,某飛昇,某科技,名字忘了,效果忘了,唯獨體驗沒忘。
夠用就一直用,好用往死裡用。
質疑帶英,理解大英,超……代英。
2204年1月,以恆星為名的艾利馬登蓋亞星球,殖民團隊發現新考古遺蹟[古老殖民地],孤立墳場名不虛傳,王皓選擇暫且擱置,殖民進度為第一優先順序。
靈能使離幽驗證光年尺寸下的速子通訊裝置對接資料。
首次殖民活動,降落新大陸建立殖民地觸發事件,薅了550點工程學。
3月,科學官艾莎於邊境星系發現未知遺蹟,以恆星系名稱命名為[邊境]
【邊境】
【近日,我們在這個星系發現了一處已經消亡文明的痕跡,這處殘存的痕跡很可能是他們曾經設立在邊境上的採礦場。現在我們已經定位到它的精確座標,希望我們能有所收穫。】
根據考古調查,採礦場是一種非人型生物的‘星際文明’建造,該文明沒有掌握超空間航行技術,其母星僅與[邊境]星系相隔數光年,事實上,這串座標是無效座標,距離該位置最近的恆星基地顯示那裡空無一物,聖劍號試航躍遷至對應座標,無任何發現。
咕獨宇宙考古學眾說紛壇。
採礦場古老的被翻譯的記錄包含一些能對咕獨科學家有益處的技術細節,獲得550點工程學。
4月,艾莎帶領科考隊在破譯內容記錄的地點小行星上發現交戰的痕跡,雪照雲光,探尋考古線索無異於大海撈針。
帝國另一側,約旦門德星系星基建造完畢,但帝國合金產能不足以支援新殖民船,殖民熱卻早早掀起。
擴張的狂熱讓王皓懷疑塗蘭是不是偷偷點了擴張傳統。
也是同月,咕獨星第四採礦區劃竣工,執劍人塗蘭號召職員崗位職員參礦,支援殖民同胞建造城市的用度。
建造序列空置,帝國政府宣佈咕獨星破曉洲大裂谷將建造文明首個先驅者紀念碑,城市與星空歷史的結合不知會帶來何種影響,先驅者紀念碑城市的複合結構體預計提供文化工作者及衍生工作兩億口。
[先驅者紀念碑:文化工作者崗位+2,崗位生產的凝聚力+5%,建築生產凝聚力1](行星限制:1)
文化工作者產出凝聚力崗位,與同為產出凝聚力的崗位官僚相比,缺少法令經費產出,增加主流思潮吸引力,減少人口住房佔用,因菌國思潮增加海軍容量,該建築每行星限建造一座。
2204年5月,聖劍號再度躍遷邊境小行星,在大白的速子探測器掃描的幫助下,艾莎於小行星深層發現一處殘破的資料庫,其中資料對我們也許有用。
【帝國新增修正:破譯中(持續3個月):每月物理學研究、社會學研究、工程學研究:50%】
8月,對剩餘資料庫內容破譯完成,我們終於得知一部分真相。採礦場採集的水晶曾經具有高能波動,吸引來的不僅僅有它們,深空中恐怖的存在來到星系毀滅了他們的文明,十五年會後,他們倖存的太空力量即便到達也頃刻間損失過半,才進入恆星引力範圍的它們緊急撤退,只來得及逃竄零點幾個天文單位便全部損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