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晨頓時有了想法,打算跟著海釣船遊一段距離。

如果對方釣到大魚,自己可以悄悄潛入海中截胡。相信深海大魚血肉提供的能量點,絕對不會比陸地動物少。

打定主意,陸晨便跟著海釣船緩緩行進。

結果……跟了個寂寞,他高估了船上釣友的能耐。

基本都是馬鮫、鰣魚、海鱸這些小玩意兒,陸晨根本沒興趣吃。

就在他準備掉頭離開時,又聽到螺旋槳聲音響起。

一艘十多米的大漁船快速駛來,迎面攔住海釣船的去路。

隨即便聽到對面傳來一個凶神惡煞的聲音:“誰是船老大,趕緊開船繞行,我們在前面下有200米長的流水刺網。”

流水刺網,就是人們常說的粘網。這種網是由細絲編織成的長帶型網格結構,再配上繩索和浮子、墜子。

根據捕魚種類不同,分為單片、多片、混合刺網。

因為網格絲線特別細,魚類只要撞到其中,就會被纏住背鰭、胸鰭、鰓部等位置。而且越掙扎越緊,很難再逃脫。

不過這種捕魚方式有點落後,屬於被動式捕魚,只在有魚群遊動的水域才起作用。

如果附近沒有魚群,即使下再長時間也白搭。

而且這種刺網還有一個弊端,容易被過往船隻的螺旋槳纏到。

一旦纏到,刺網基本報廢,船隻也只能熄火。

海釣船船主明白來人的顧慮,忙開口回應道:“告訴位置,我開船從旁邊遠遠經過,不會碰到刺網的。”

剛才對方說過,刺網就二百多米,很容易繞過去。

“滾蛋,聽不懂人話?不準往前走。麻溜給我繞遠點,再比比,信不信老子直接上船把你們揍一頓”一個年輕人繼續出聲威脅,隨即舉起一隻射魚槍瞄準。

射魚槍外形類似弓弩,箭桿由全金屬打造,帶有螺旋槽。

這種工具主要用於水下射魚,箭尾帶有細線,方便射到魚後回收。

全金屬箭桿在水下射擊時可以有效抵消浮力,螺旋槽則用以修正角度,併產生一定旋轉,原理和來復槍的膛線類似。

射魚槍動力主要有兩種:高壓氣體和皮筋。

皮筋射程略短,一般在10米之內,有效距離5米左右。

氣體的威力更強,可以達到30米。當然在水下實際有效射程並沒那麼遠,最多10米。再遠,精度就會出現很大誤差。

不過在船上對準人……還是很有威懾力的。

一時間,船上眾釣友都嚇得不敢吭聲。

有古怪!

陸晨將兩艘船發生的衝突看個一清二楚,敏銳察覺到對面那群人存在問題,並不像是捕魚的船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