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飽飯足,大家又在超市裡買了些零食帶回去,準備回基地精益求精一下。

梁柔號召大家,“爭取這幾天打滿50場,咱們再約一場訓練賽找找手感,統一覆盤一下。”

大家紛紛點頭應和。

“有高校隊伍和網咖隊伍打上來嗎?”李晏還挺好奇的,畢竟KING戰隊的前身就是網咖隊,後來得到老闆投資才能轉正為俱樂部的。

梁柔遺憾地點點頭,“NEST官方沒有放出大眾賽和高校賽的賽程資料,也沒有影片,不過看晉級賽名單裡都是LSPL的隊伍。”

感覺到大家的氣氛稍微有些侷促,梁柔立馬轉移了話題,“沒事!大家只管打好每一局遊戲,研究對手的事情就交給我和默哥吧。”

梁柔交代完這些,便安排他們兩兩雙排,給李晏和Mlxg安排了固定的英雄組合,主打遊走聯動。Smlz和Pyl是另一對,主要考察線上配合,以及輔助的視野和遊走支援能力。

下路的資料分析相對簡單,主要看AD的分均經濟和傷害轉換率,也就是吃多少草擠多少奶的能力,其次是尋找輔助離線遊走的規律,去揣測該選手的個人習慣。

貢子哥仍然在孤獨單排,主動約他雙排,人家反而還不自在,不願梁柔盯著。不過單排從沒影響過他的團隊意識,反而讓他成為了隊內最穩健、最能應對突發情況的人。

於是梁柔只好去二樓整理每一位選手的資料,爭取明天就能給大家覆盤一遍。

資料分析師兼領隊,工作內容很多。

2016年,官方的資料統計尚未完善,分析師的主要工作就是把每位選手的資料一個一個擇下來計算,這活不是個仔細、耐心的人還真幹不了。

教練團隊能靠覆盤得出多少有用資訊,反饋給選手後能吸收多少乾貨,下一場比賽發揮出幾成功力,都決定這支隊伍能獲得怎樣的成績。

到目前為止,梁柔總共記錄了60場Rank資料,分別為李晏一個月前的國服大師排位、LSPL比賽和現在的韓服鑽石局,是該做一次匯總了。

最新的比賽和Rank共計30場,24勝6負,李晏總共使用了六個英雄,支援型發育型都有,發揮均屬上游水準。

總計獲得MVP13次,場均KDA高達8.8,平均經濟佔比23%,平均傷害佔比29%,場均領先經濟7000+,場均參團率達到了驚人的81.4%。

資料冰冷且抽象,但這就是梁柔的工作,要透過數字看本質,分析選手們的習慣、風格和狀態變化,再將它放入整支戰隊中去粗取精。

最新的資料無疑是完全碾壓。

狀態拉滿。

尤其是最合理、最能說明選手水平的傷害轉換率而言,李晏絕對實現了自我突破,跨越巨大!這太難得了!

他絕對會成為新一代的天才級選手,以這個勢頭保持下去,KING戰隊絕對有希望在NEST大賽中躋身前列,與LPL隊伍一較高下!

路人王、次級聯賽選手和頂級聯賽選手之間的差距往往不一定是操作,而是團隊意識和遊戲理解。

個人實力固然重要,但團隊運營確實比單點Carry更能取得勝利,在梁柔眼裡,李晏同時具備這兩點,並且在缺乏溝通的路人局裡仍能處理得當,這是不可多得的職業素養,很多選手空有名氣,但並不具備。

要是每局遊戲都能排到這樣的隊友,那該多好啊......梁柔幻想著,心裡喜滋滋的,於是繼續研究起其他幾位選手的比賽資料了。

......

同一時間,樓下的中野組合完成了一把敵方二十投的對局,客戶端短暫停留在戰績介面,1112的核彈發條,無疑將李晏的平均KDA又拉高了一點。

隨後,正中央的璀璨鑽石圖示碎裂,超凡大師的勳章浴火誕生,象徵著李晏到達了全新的高度。

看看自己剛剛晉升的段位,李晏心滿意足地開了罐可樂,噸噸噸喝了幾大口。

前所未有的暢快!

“見好就收,還是繼續?”Mlxg往電競椅上一癱,一副愛誰誰的躺平姿勢。玩了這麼多年遊戲,這段同李晏在韓服衝分的經歷,竟是最爽快的一次。

想滿世界抓人,中單陪著;挑一條路抓到對面心態爆炸,中單陪著;反個紅,中單幫忙望風;刷個河道蟹,中單幫忙鋪路做視野......誰是誰的爹還重要嗎?只要贏遊戲,也不是不能管兒子喊兄弟。

“明天再打吧,今天的比賽還沒看呢。”李晏也覺得盡興,抬頭望著天花板,檢視系統資料。

【諸神之巔系統已啟動,宿主資料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