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野菜波比帶著西蕨的樣子回來惹!

最近幾天在思考前文的不足,以及自己的免費章節為什麼沒有留住讀者的問題,當然也會有小改動。

大家放心,不會影響付費章節訂閱字數,只多不少奧,不能讓你們虧本。

如今已經到六十萬字,MSI賽程也快結束了,算是第一個小高潮吧,期間聽了不少建議,意見也罷,總之不吐不快了。

還是先統一回答問題。

1.本職工作是做什麼的?是不是跟部分電競選手有聯絡?

嚴格意義上來說,不算電競圈內人,但也沒脫離這圈子去。

身邊太多從業的朋友,也認識幾個職業選手和教練,做賽事和解說的都有。我本來也是奔著從業去的,不過半途不務正業改行寫了。

我大約算「交際圈電競底蘊深厚」的人?

最直觀的解釋,就是我看哪支戰隊的比賽,都能找到它的粉絲去交流吐槽玩梗,寫到某處覺得有趣,也能立馬找到人分享。

所以我梗蠻多的,基本沒有跟不上節奏的時候。

所以我也是很容易滿足的,成績不好也不會切書的。

比如穩重原創角色薛默和Kaixa,就是我兩位朋友,前者是一位RNG資深粉絲,後者曾是某俱樂部青訓教練,不展開說了。

2.作者到底是不是梁柔

&nmmm......我發現最近討論這個的越來越多了,好神奇。

就,回答“Yes”,顯得我在意淫。

回答“No”,你們又能Get到奇妙的代入感。

這不就尷尬了嗎。

罷了,也不展開說了。

最近MSI的節奏比較多,書裡劇情恰好又是2017年MSI,其實也導致最近碼字碼得慢了,生怕被誤以為是KRDog給衝了。

&ns,寫出來給你們看就是35ms了,延遲有點高,你們見諒。

.

跟大家分享一段經歷吧。

2017年,我高三那年,也是我關注電競最集中的一年。不務正業但也考上大學了,怪丟人的,不展開說了。

總之,當年看比賽的強度不亞於現在碼字+覆盤比賽。

那年我花了很多地圖,就是書裡寫的總結視野眼位的宏圖。

寫了很多速記版團戰結束詞。

30秒團戰,靜音看兩遍,然後默寫出整場團戰每個人在幹什麼。

然後關上影片,分析接下來的戰術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