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0.8分(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且最關鍵的就是,還做的四不像!連人家四五十年前的味道都做不出來!
這也是馮卿為數不多的,連聽完都做不到的歌曲。
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這樣一首歌,居然能把唐修看上的年輕人壓下去?
函夏電音圈,比函夏樂壇還沒救?
馮卿算是見識到了,什麼叫沒有最爛,只有更爛,用這些東西做短影片,也不怕拉低了整體質量。
馮卿甚至連樂評都不想寫了。
但是沒辦法,該寫還是得寫的。
至於腹稿,在放下耳機的那一瞬間都已經全部打完了,根本就不需要細想。
馮卿在鍵盤上敲出了一行字。
【王藝隆的新歌,《跪下為奴》,如果這就是函夏電音所謂的天花板,那我們應該感到悲哀。】
首先,就是歌曲各個部分的具體解析,馮卿寫的非常順暢。
因為根本就沒有什麼太多好說的地方。
製作手法非常單一,也非常簡單,沒有太多出眾的地方。
甚至很多地方都是違背基本的樂理的,讓人聽起來都會有很強的生理不適的感覺。
再加上硬加上的喊麥部分,更是拉近了這首歌之中的鄉【土】氣息。
這些,就是馮卿對於這首歌的全部評價了。
到最後的結語部分,馮卿寫的很是感慨。
結語:“不得不說,在最初我在準備做有關函夏電音天花板的新歌的工作的時候, 我還是相當期待的,畢竟,函夏的電音現階段處於什麼樣的水準,我已經很久都沒有了解過了。
但是當我真正的接觸之後,我感覺到了什麼叫做真正的失望,這並不是隊醫某個人的失望,而是對於一個文化的失望,電音,不應該是這樣的,懷舊也不應該不是壞事,幾十年前的很多東西放到現在依舊有很好的回味,但是在這首歌裡,我聽到的是一種四不像的感覺。
在最後的評分階段,我陷入到了一個兩難的境地,因為我根本不知道,應該怎麼評分了。”
一般就樂評這種東西而言,都是會有詳細的分析的,都會在陳列出缺點之後,分析出一首音樂作品的優點。
畢竟樂評人本就應該站在一個公允、公正的層面上做出最佳,也是最對應的評價,這才是樂評人應該做的事情。
但是,在這首歌上,馮卿承認自己敗了,因為他做不到。
他特麼的根本就挑不出這首歌的優點。
如果硬要扯一個優點出來的話,那大概就是....簡單?
簡單到四歲小孩都能做出來的那種?
最後的評分部分,馮卿直接寫出了一個大大的數字。
【0.8】
是的,樂評是十分制,按理來說,小數點後面不足整數的評分是有的,但是做出僅有小數點後面的評分,這還是馮卿的第一次。
以往他負責的那些作品,再低都不可能只有個零點幾分。
說時候,要不是樂評必須要一個公允的評分,馮卿甚至都不想給這首歌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