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瑪麗蓮曼森?(第1/2頁)
章節報錯
提起布萊恩這個人,很多歐美搖滾老炮寧願讓一些知名度不高的樂評師來解析他們的作品,也不寧願讓布萊恩插手。
因為這位可和函夏國內那些單純為了嘴臭而嘴臭的邊緣樂評人不一樣,比如汀泰笙這些人。
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因為布萊恩這樣的頂級樂評師,本身的水平就是非常高的那種。
說句難聽的話,可能這種人下場玩兒音樂,都比很多專業的音樂人還要厲害。
因為這就是他們的專業。
所以布萊恩的毒舌, 是真的毒到了點上,一般他能夠毒舌出來的,基本上也都是那首歌真的有的毛病。
所以那些老炮們都很怕他。
然而現在,他頂上了唐修的作品。
一篇詳細到不行的樂評,張貼了出來。
但是正當人們懷揣著看熱鬧的心情點進去,打算看一下布萊恩是怎麼罵Moonlight和唐修的時候。
令人懵逼的是, 他們並沒有看見任何毒舌的地方。
相反,居然全都是讚美之詞?
從一開始,布萊恩的開篇以《Innoce》的鋼琴前奏作為切入點進行解析。
清晰明瞭的解構出了抒情搖滾該有的點,最後得出結論,這首歌居然符合一切抒情搖滾該有的特點,甚至還加入了不少新的東西。
比如那些只會出現在放克音樂裡的三又四分之二時值。
這種時值的特點就是,倘若放在放克音樂中,使用放克音樂的音色,是會有一種很詼諧的味道的,而且會很炸。
可是唐修將這種時值運用到了《Innoce》之中,換成了傳統鋼琴的音色之後,加上不一樣的修飾和演繹,居然出奇的爆發出了不一樣的效果。
這給這首抒情的歌曲,帶來了更多熱烈新感覺。
其次是節奏吉他的部分,這一次,這首歌沒有主音吉他的部分。
因為主音就是餘梓茵的VOCAL!
陳啟和一改以前強勁的颱風,還有高難度的吉他riff和solo, 怪怪掃起了弦。
但是這首歌同樣在吉他方面有著自己的特色。
“如果加上失真, 那麼這種標誌的Drop D特殊調絃, 這種強力和絃, 就是典型的朋克音樂的節奏。”
有別於放克音樂,朋克音樂和放克音樂,兩者雖然名字只有一字之差,可是在風格特點和歷史沿革來看,卻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放克音樂,是屬於誕生於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黑人音樂,本質上來說,節構和風格都是屬於標準的嘻哈音樂。
千萬不要以為嘻哈音樂只有說唱,要是有人這麼認為就大錯特錯了。
至於朋克音樂,就是赤裸裸的搖滾樂代表風格之一,代表的意味就是反叛,獨特,這是一種精神大於技術的樂種,以熱烈而迴圈較大的高把位強力和絃為特點。
朋克這種音樂,更多的是抒發的精神,誕生的年代也是人們生活最水深火熱的年代,年輕人們用這種音樂表達著自己的想法和對正斧的不滿。
可是就是這兩種風馬牛不相及,甚至出身都不同的音樂, 竟是讓唐修硬生生的融合進了一首抒情搖滾之中。
而且還沒有任何突兀的地方。
這就更加讓人感到驚豔和神奇了。
再到唱的部分。
餘梓茵沒有用什麼修飾過多的唱法,全程都是口腔共鳴的大白嗓。
甚至就連一句假音都沒有!
但是並沒有任何瑕疵, 餘梓茵本身的嗓音也是很適合這種清晰的歌曲的。
再到整體編曲部分, 其實採用的是一個類似於樓層解構的編曲。
這種編曲就是典型的‘三五四六,六四五三’的結構,對稱性非常強。
從第一小節第一句開始,一直到第二小節中間,是屬於‘三五’。
意思就是說,在樂句當中旋律的起伏,往往都是在第三個音,和第五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