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支樂隊出場,就是Moonlight!

這一下,鏡頭就直接對準了在場的其他參賽樂隊。

其他參賽樂隊很顯然也在議論紛紛。

其中,在螢幕上苦痛樂隊的吉他手標籤的一位樂手就與自己的隊員們咬耳朵道:“不會吧?Moonlight居然被安排在第一位?他們難道不是最後兩位或者最後一位才會出現的嗎?”

搖滾樂的現場,一直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越是大牌的樂隊,越晚出場,越大牌,你反而不是壓軸就是大軸,最先出場的,反而只會是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小樂隊。

這其中也怕,那些大牌樂隊出場之後,接下來的小樂隊,場子壓不住,而且絕大多數觀眾肯定是奔著那些大牌樂隊來的,他們要是早早演完了,那接下來還有誰會去看那些小樂隊?

不早早就收拾東西走人了啊?

後鯊樂隊貝斯手:“節目組這是在搞什麼?怎麼MOONLIGHT第一個就上了啊?那這場子,後面還能壓的住嗎?”

時間模擬器主唱:“完了,這可是國際有銷量,混世界樂壇的樂隊,他們第一個,要是直接把波西米亞狂想曲拿出來了,我們還玩兒個屁啊?”

緊隨其後的,還有一些嘉賓觀眾的竊竊私語。

“他們真的來了啊?”

“還真是唐修和MOONLIGHT,看來傳言是對的。”

“我先拍張照片,等一下發動態。”

“真的是他們,可是他們為什麼被安排在第一個?看不懂。”

.....

而彈幕也都很奇怪,大家都想不通,節目組到底要搞什麼。

不過相對於現場的其他樂隊的樂手們的擔憂,正在看節目的普通觀眾們,此刻顯然更關注於節目本身。

很快,節目進行到了一段介紹。

那是一支小紀錄片。

首先,是Moonloght現場的一些混剪,隨後,過度到介紹。

“Moonlight,一支出現了短短時間,便迅速佔據人們視野的樂隊。”

隨後是一些現場樂隊的樂手們的採訪。

“對,他們很可怕。”

“大神級別的人物,肯定是奪冠的大熱門。”

“雖然出道時間不久,和在場的動輒一二十年的樂隊比不了,但是人家本身是有國際成績了,那國際銷量,在座的各位沒一個能達到,所以這肯定是很可怕的對手。”

“沒有人願意和他們對上,這就是一顆核彈,一旦碰上,嘭——懂我的意思嗎?”

符合音樂類綜藝的一貫套路,但凡是有點料的選手或者組合出場之後,就會在後面跟上一大段介紹,用來加深觀眾的印象。

這就是在給觀眾們灌輸印象,這支樂隊在圈子內到底有多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