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章:準備完成(第1/2頁)
章節報錯
《起風了》,這首歌是由原作高橋優作詞、作曲、編曲並演唱的歌曲《ヤキモチ(吃醋)》改編而來的歌曲。
中文版由米果作詞,買辣椒不用券演唱,並受到過原作高橋優的親自指導以及高度評價。
隨後,在吳青峰手中,這首歌曲迎來了真正屬於它的高峰,一經推出,迅速紅遍大江南北,因其獨特切標誌性的日式旋律,加上破有深度的填詞,以及吳青峰、買辣椒不用券的演繹,引起了大批次聽眾心中深層次的共鳴。
可以說,這首歌作為一首勵志單曲,也給了很多人源自內心的力量,在唐修前世陷入口水歌和商業化越來越浮躁,且持續退化的華語樂壇,成為了近年來為數不多能算上質量上乘的單曲。
尤其是,這首歌在此時此刻,深刻引起了唐修自己的共鳴。
唱歌,演繹歌曲,是需要感情的,尤其是深刻且入骨,能讓人一聽就聽出來的感情,想要唱出來,尤其艱難。
但是以唐修此時此刻的狀態,他做到了。
他沒有用上太多的技巧,單純的真聲的方式,簡單的、平鋪直敘的將這首歌唱出來,甚至伴奏都只有鋼琴的和絃。
甚至在一些地方,有很大的瑕疵,譬如嗓音沙啞什麼的。
但是配合上此時此刻的環境,以及他憂鬱且滄桑的眼神中,平靜,卻能透露出的孤寂和傷神,倘若這場表演有聽眾的話,那麼他們會發現,自己聽著聽著,會由內而外泛起一陣雞皮疙瘩。
日式歌曲與中式歌曲最大的一點不同就是,因為日語的發音要比中文發音多很多音節,比如一箇中文的‘我’,在日語當中就是‘哇達西’三個音。
中文的‘愛’就一個音節,日語則是‘啊咦嘻呔嚕’,整整五個音節。
這也就造就了,麻煩的語言體系,註定讓他們為了能夠更好的表達好繁瑣的歌詞,為了這些巨量的發音設計出足夠婉轉且複雜的旋律。
所以日文歌曲最大的特點就是,往往更加註重旋律上的表達,而中文則是更注重歌詞和語境、意境的表達。
恰好,《起風了》這首歌,就擁有兩者共同的有點,原曲,已經有高橋優設計出的複雜旋律,歌詞,有了米果寓意不錯的中文填詞,這更是讓這首歌相得益彰。
加上它的寓意,哪怕這首歌再火,再爛大街,在前世的時候,也沒有人會說它是毫無營養的口水歌。
因為哪怕唐修前世的華語樂壇在退化,可是聽眾的審美卻是沒有退化的。
當最後一個音符落下的時候,唐修緩緩吐出了一口濁氣,也不知道什麼時候,他的眼角稍微有了些溼潤。
可能是在唱的時候,自己的情緒也被稍微影響的有些失控了。
畢竟現在他的感覺是真的不好受,沒有人可以依靠,他只能夠實現自我的救贖。
若果不是他足夠堅強,可能他也要和前身一樣被打擊的扛不住了。
接下來,一曲唱罷,唐修離開了鋼琴,來到書桌前,拿出了紙筆,開始艱難的伏案寫作起來。
先是拿出尺子,認認真真的手畫五線譜的五條線,隨後憑藉記憶中自己對這首歌的記憶,開始寫起譜來。
其實譜子並不是很好寫,畢竟他前世也只是聽過,並沒有看過這個譜子,他需要憑藉自己記憶當中記得的,將每一個音符都準確無誤的以正確的音符寫下來。
這其中他需要照顧到底鼓、高頻、Bass、主音、甚至於Vocal的部分。
這就不是那麼簡單的工作了。
是以,時間就在這安靜的筆寫當中一點點的過去了。
唐修的生活,再度迴歸到同樣的節點。
餓了,就下樓去樓下快餐店吃盒飯,吃完了,就回來繼續寫譜子。
這件事,他沒有告訴任何人,就如同他這段時間切斷了所有的交際線一樣。
他已經把自己的手機給關了,深深的陷入到了自己的世界當中,對所有人都是避而不見。
他還沒有做好準備,因為他自己都沒有真正的將自己的內心從彷徨中抽出身來,如山一般的壓力壓的他喘不過氣來,就好似每時每刻都有一塊大石頭壓在他的胸前一樣難受。
但是他還是能夠在樓下看見那道身影。
每天傍晚的時候,唐修都還是能夠在樓下準時看見少女的倩影,然後二人沉默無言的對視。
最後依舊是少女沉默著轉身離去。
直至唐修都刻意避開傍晚時分,選擇在八九點的時候下樓。
可是他還是能夠看見路邊站著的倩影,還是與他對視一番後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