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親眼見到了堆肥的效果,朱老頭對葉瑜然再指揮著大家挖坑,準備“漚肥”的事,便沒了意見。

同樣數量的肥,糞坑裡的更肥,但它在量上完全比不上堆肥坑。

何況,堆肥好儲存,不像糞坑,不怎麼受人控制——只能儘量挖得大一點,這樣才好多裝一點。

因為葉瑜然規定了朱家兒媳婦,每隔一段時間要用清水清洗豬圈,導致他們家的糞坑滿得特別快,但因為摻了太多水,質量下降。

之前朱老頭為此還責怪過葉瑜然,看到堆肥後,他道:“我就說嘛,你憑白無故的洗啥豬圈,原來在這裡等我。”

在看到葉瑜然將摻水的糞澆到堆肥坑後,他覺得“虧”了,還叫兒子在後院的外牆外挖了一個糞坑,用來“積蓄”。

結果現在在看一堆肥的效果後,幾天前才被挑過去的,又被他叫兒子挑了回來。

朱大、朱二、朱三、朱四、朱五:“……”

爹,你要早聽孃的,這事不就完了嗎?

葉瑜然嫌臭,沒要那麼多,讓他們自己在院牆外再挖幾個堆肥坑,給處理了。

“都挑回來,還過不過日子了?不怕麻煩,就在牆外面多挖幾個。來年要是用不完,也可以賣給別人。”

是的,沒錯,這東西是能“賣錢”的。

葉瑜然就在原主的記憶中,翻到過朱老頭問原主買一挑“肥”的事。

朱老頭覺得這主意不錯,叫上兒子就給幹了。

朱大、朱二、朱三、朱四、朱五:“……”

爹,就算你忙上一冬,這東西也賺不了多少錢。

但老爹發話,他們能不幹嗎?

還好,葉瑜然這邊還要種冬小麥、種菜,算是解救了他們。

挖了一個堆肥坑出來,將它們和旁邊的細土混和,葉瑜然還讓他們拿了篩子來篩。

能夠從篩子落下來的土,就是她要的;落不下來的,就重新到回堆肥坑,加點東西進去,再次漚起來。

因為這個時代的紙還非常珍貴,到現在朱家都買不起紙,更不要說像現代那樣可以降解的杯形花盆了。

葉瑜然沒辦法,只能讓朱老頭帶著幾個兒子,想辦法將這個“苗圃”四四方方的,弄得儘量平整一些,然後拉上一根線,像切豆腐一樣,切成一格一格的。

育種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按照類別,將種子泡在水裡打溼,利用溫度催它們發芽。

天涼的時候,找紗布包好,放到身上;太陽出來了,則放到太陽底暖和暖和。

因為是第一次做,第一包怎麼都不見發芽,到是後面分批的,先長了出來。

當小芽接近一個手指頭長的時候,葉瑜然就讓他們一粒一粒的,埋到她設計好的“格子”裡,排列整齊。

朱大、朱二、朱三、朱四、朱五:“……”

這回,還加了一個朱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