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

他雖然不認同帕特的觀點,但並沒有繼續反駁,反而是調整了一下情緒後將目光移向辦公室正中間的布林頓先生。

片刻後,他緩緩說道:

“布林頓先生,從務實的角度來講,我不反對和炎國聯絡,開啟和談。”

“但是,我認為我們不能對談判抱太大的希望,而是應該抓緊時間完善我們自己的晶片產業鏈,讓晶片製造業回流國內,這才是最主要的!”

“NO,NO,NO,製造業回流解決不了現在的問題!”

“我們現在都要破產了,還談什麼製造業回流?!”

話音剛落,以Inet、高通為首的晶片利益集團馬上就爆發出一陣反對聲。

實際上。

讓製造業回流這個事情已經是老生常談,絕大部分阿美企業都不願意回流國內。

為什麼?

因為阿美國內的生產成本遠高於海外其他地區,一旦晶片製造業回流本土,那毫無疑問會大幅度削減企業利潤。

就比如紅果手機來說,如果紅果在北美本地生產,那麼每一臺的成本至少提高150美刀。

而這提高的成本要麼由企業自己承擔,要麼由消費者承擔。

所以。

這對於追求資本利益最大化的資本家們來說,簡直是在吸他們的血!

就在這時,坐在正中間,也是這間戰略分析辦公室真正主人的布林頓先生打斷了反對的聲音。

“都先安靜下來,聽凱恩說完。”

眾人聞言只好閉嘴,白人分析師凱恩微微點頭,目光看向帕特為首的晶片利益集團眾人說道:

“當然,我知道晶片製造業回流會損失各位的一部分利益……”

“但是,我們會建議國會開啟新一輪的‘晶片刺激計劃’,比如拿出3000億美刀對回流的晶片企業進行補貼,並且加大新的晶片架構、製程、設計等領域的科研投入。”

聽聞此言,一眾晶片企業的老總們臉色才好了一些。

緊接著,凱恩繼續說道:

“這一次不僅是國內的晶片企業需要回流本土,所有和我們相關的晶片企業,太積電、三星、霓虹國等等晶片企業都要讓他們強制回流我們本土,在我們本土建廠!”

“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恢復我們的科技創新能力!”

“而且。”

“各位不要認為只要和炎國和談,只要和鳳凰集團談好價格的問題就能解決我們的晶片產業危機,這不可能的!”

“價格戰只是表面現象,只要我們不重新佔據晶片的科技優勢,鳳凰集團將永遠扼住我們晶片產業的咽喉,永遠掌握主動權,所以說,重新建立晶片的科技優勢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

話音落下,整個晶片利益集團的大佬們全都沉默了。

凱恩說的是實話,晶片的競爭實際就是科技創新力的競爭。

一旦製造業回流本土,那麼必然增強本土晶片的競爭力。

而最重要的是什麼?

是科技創新力也會隨之恢復!

一直以來,阿美都是維持著“本土創新,海外製造”這種全球化分工合作的基本格局,但是這十來年的實踐後才發現,離開完整的產業鏈,科技創新將難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