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堂堂航天科技集團,我們自己的衛星、國家安排的任務都做不完,哪有什麼時間給他們代工!”

其實說實在的,張秘書這話說的也沒毛病。

近些年國家也開始意識到必須要大力發展商業航天領域,要扶持國內的商業衛星公司。

但是。

商業航天航空門檻確實太高了。

即使國家已經有意識的將一些衛星訂單、火箭訂單從“國家隊”航天科技集團轉移到幾個商業衛星、火箭公司,但實際效果並不算太好。

原因無他。

高階的生產任務,普通的商業衛星公司一來高階技術人才不夠,二來生產裝置不行,根本無法獨立完成訂單。

而技術難度不高的生產發射訂單,比如說商業火箭載星上天業務。

國內確實有少數幾家商業火箭公司能載星上天,但運載能力極其有限,業務範圍基本只能實現一噸內載荷的近地軌道運輸。

加上發射經驗、發射成功率、發射成本等諸多因素之下,能拿到合適的訂單就少之又少了!

歸根結底。

不是國家不想扶持你,而是炎國商業航天的底子太薄了!

就如同這次鳳凰“通天一號”代工訂單,給了你機會你不中用啊!

所以。

即使有國家扶持政策,但是國內大部分的衛星訂單還是隻能由“國家隊”航天科技集團搞,衛星訂單確實比較多。

不過。

有訂單也不是說航天集團就沒有問題了!

剛才也說了,國家已經意識到必須要大力發展商業航天領域,所以航天集團也開始了商業化道路的嘗試。

可是。

雖然航天集團的技術和裝置比國內其他企業稍微好一些,但論商業成熟度、衛星技術、發射成本還是和阿美髮達的商業航天沒法比。

再加上阿美為了限制炎國航天航空的發展,很多年前就在全世界範圍內對炎國實行了“衛星禁令”!

凡是使用了阿美零部件生產的衛星,全都不能進入炎國!

沒錯,在震驚炎國的晶片禁售令之前,炎國航天航空領域早就被阿美實施了全球性的禁令!

這樣一來,炎國火箭徹底失去國際訂單後,原本就艱難的商業化之路變得更加舉步維艱,只剩下商業衛星“整星出口”這一條路!

而恰好……鳳凰集團的商業衛星在全球市場可都是有獨特的理解!

對!

想到這裡,航天集團的餘總眼神一亮,心思瞬間活躍起來。

雖然這次是代工生產衛星,但是若能抓住和鳳凰合作的機會,趁此摸索出一條衛星商業化的道路……甚至取得一些國外代工訂單,那毫無疑問是衛星商業化道路上的歷史性突破!

是重重地一筆政績啊!

要知道現在隨著SpeacX為首的阿美新一代商業航天公司發展起來後,上面的領導都感受到巨大壓力,越來越重視商業航天的發展!…

可是苦於實際形勢,幾年發展下來商業化程序並不理想!

要是這次自己乾的好,能找到合適的商業化之路,那自己的位置肯定還能往上再提提!

越想越興奮,餘總神色變得更加激動。

片刻過後,他目光落在了剛才說話的張秘書身上。

剛才張秘書說的什麼?

我們的訂單滿了,沒有時間給鳳凰集團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