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我都不知道這顆衛星將達到怎麼樣的重量,我們的火箭真能送的上去嗎?我們的火箭運載空間真的能放下這麼大的大傢伙嗎?”

胡來一愣,他竟然忘了火箭推力這件事。

片刻過後。

一旁參會的“零度空間”火箭公司負責人龐大龍接過話頭。

“目前我們技術成熟的‘快船’系列運載火箭最多可搭載1.4噸的衛星上天,但是體積的話也不能太大。”

“1.4噸差太遠了!”

“按照胡總的說法,20噸估計都打不住。”

聽到周大民的聲音,龐大龍頓時苦笑搖頭。

20噸?

有20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的火箭已經是重型運載火箭,別說“零度空間”了,國內也就只有國家隊的重型火箭長征五號有這能力。

而且,發射一枚這樣的重型運載火箭,那得花多少錢啊!

緊接著,周大民繼續說道:

“老闆,除了運載火箭外,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考慮。”

“您所說的巨型相控陣天線衛星體積巨大不說,功率也太大了!”

“如果用在500公里的近地軌道上肯定是大巫見小巫,甚至還會對地面的電子裝置產生強幹擾。”

“我的想法,我們如果應用在近地軌道上,功率可以適當縮小,這樣一來衛星體積會降低,發射難度也會減低。”

胡來陷入沉思。

從他內心來講,他肯定是非常希望能發射這樣一顆超大功率的相控陣衛星。

但從實際來講,周大民這樣專業的人員想的更為全面。

而且,此時他也想起了系列裡對於“超大功率巨型相控陣衛星”的技術說明。

技術說明上寫的是可以用於50萬公里之間星球通訊,如果僅僅是500公里的近地傳輸確實沒有必要。

想了片刻,胡來點點頭說道:

“可以縮小功率,但是一定要實現手機和衛星進行直連,以及寬頻上網服務!”

周大民點點頭,緊接著將自己的顧慮全都說了出來。

“胡總,除此以外。”

“相控陣天線衛星技術現在放眼全球都屬於頂尖技術,其衛星的生產成本及其高昂,哪怕是縮小功率後一顆衛星造價估計都不會低於十個億。”

“而且,目前我們衛星團隊對於相控陣天線衛星的研究並不多,國內國際的資料也很少,可能一年半載難以實現技術突破。”

胡來神色一凝,技術上的問題他到不擔心。

不過他確實沒想到一顆相控陣衛星竟然造價如此高昂。

作為近地通訊衛星來講,要想實現全球覆蓋,那自然不可能是一顆衛星,隨隨便便都需要幾十顆上百顆衛星才能組網實現區域覆蓋!

上百顆,那可是接近千億的投入!

不過此時胡來已經沒有先前那麼顧慮商業化的問題,他已經鐵了心要在手機領域上實現全球領跑,實現降維打擊。

他乾脆的擺擺手說道:

“我決定已定不用多言。”

“技術上研究所最近有了一些大功率相控陣衛星的研發成果,你們可以參考一下。”

“而費用上就更不用擔心,集團會全力支援衛星專案的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