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隆地布瓊布拉國際機場。

機場到達大廳裡,貝殼鉛酸蓄電池廠的創始人劉建國正拎著行李箱站在到達大廳內顯眼的位置不停張望。

他的身邊還跟著一個年輕人,這人是他自己的侄兒,也是他在公司的助手。

此時,劉建國左右不停張望,倒是侄子劉猛臉上有些擔心。

“叔,我在網上都查了,這蒲隆地算是非洲最窮的國家了,你說我們來這鳥不拉屎的地方建蓄電池廠,真的能做下去啊?”

“你看他們這個全國最大的國際機場,都還沒我們一個小縣城的機場大……可想而知啊!”

劉建國看了一眼自己這個年輕氣盛的侄子,神色也有些無奈。

“劉猛啊,不著急嘛。”

“我們這次來這裡不就是為了親自實地考察具體情況嗎?如果覺得可以做,那我們就答應鳳凰集團來這裡建廠。”

“如果覺得不合適,那我們就退出嘛,畢竟別人鳳凰集團張總也同意了我們先考察。”

一邊說話,劉建國一邊四處張望,就在這時他終於發現了右前方不遠的門口處有人舉著一塊牌子。

牌子上寫的正是貝殼蓄電池公司的名字。

劉建國趕緊拉了侄子一把,指著門口的方向說道:

“劉猛,那邊。”

“鳳凰集團接機的人在那邊,我們趕緊過去吧。”

兩人提著行李趕緊走了過去,等確認無誤後,劉建國的心總算放鬆下來。

這一次他和侄子親自來蒲隆地實地考察,就是因為前不久偶然聽到鳳凰集團在尋求“鉛酸蓄電池”廠家到非洲布隆地建廠,給他們提供大量的“鉛酸蓄電池”。

當然。

第一時間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劉建國心裡是拒絕的。

雖然他經商三十多年,搞鉛酸電池廠也有二十多年了,但可一直沒有出國建廠經商的經驗。

更何況,要去的地方可不是東南亞,可不是華人圈,是印象裡貧窮的非洲。

最重要的是,作為商人的劉建國也多多少少了解過非洲。

印象裡,聽說非洲工人做工作都是日結,大量的工人都是沒錢了才上班,而且工人也工作也很隨性,經常遲到早退。

就這樣的環境下,建廠?!

搞笑吧?怕是工人都不好招!

不過,現實總是殘酷的。

當他經營二十多年的“貝殼鉛酸蓄電池廠”因為產能和環保被明確告知無法透過今年的生產審批,必須整改或者關停時,劉建國不得不重新考慮廠子未來的出路。

重新引入先進生產線是不可能的。

重新進行環保整改更是不可能的。

這兩項整改,不管是哪一項都是需要投入上百萬元,而且即使今年環保達標了,那明年?

劉建國心裡很清楚,“鉛酸電池”本身就屬於高汙染行業,本身就和國家政策相悖,以後的政策只會越來越嚴,小型工廠都會全部關閉。

《最初進化》

可若不整改,那自己辛辛苦苦經營了這麼多年的“鉛酸蓄電池”廠就這樣關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