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 釋出會進行時(第2/4頁)
章節報錯
“臥槽,十四核處理器?!”
當十四核出現在螢幕上後,所有人都瞪大雙眼,好傢伙,紅果A14處理器不過是6核處理器,由2個效能核心和4個能效核心組合。
鳳凰直接幹到十四核處理器?!
當然,十四核處理器也不是沒有,最新的I酷睿12就是十四核處理器,可那是基於X86平臺的臺式電腦上的晶片處理器!
不過,短短的震驚過後眾人心裡又湧出巨大的疑問,手機上搞14核處理器,散熱怎麼辦?!單核效能怎麼兼顧?!
要知道,任何一款晶片上只要多一顆核心處理器,那就意味著功耗必然增加,功耗增加就意味著散熱問題會越發嚴重!
驍龍系列將原有的6核處理器提升到8核以後到現在發熱問題都沒解決,“破曉005D”這是想幹什麼?!
而且,晶片核心數量也不是越多越好,一般來講,CPU核心多了以後,在使用多執行緒應用時表現確實會有明顯提高。
比如在手機上多開幾十個後臺軟體,多工後臺處理,多核心處理器的表現確實優於少核心處理器!
但日常使用下,實際影響手機體驗的是單核效能!
說的直白點,在玩一個網路遊戲的時候,遊戲的資料處理、畫質解析甚至網路訊號傳輸實際都是靠最核心的處理器進行處理,這個時候你的單核處理器效能不強悍,哪怕有14個處理器都會表現的拉胯!
這就是說,為什麼驍龍8 GEN 1採用8和處理器,由一個超級核心加上3個高效能核心和4個能效核心的組合還是被紅果A14六核處理器按著錘的原因。
究其原因就是驍龍8 GEN 1雖然核心多,但是單核處理器效能就是比不過A14!
所以說,一款處理器的好壞並不只是看處理器核心多少,更要看單核的效能強不強。
彷彿是聽到了眾人腦海裡的巨大疑惑,不過片刻後螢幕上第二行配置上出現一串數字。
“超級核心2X @3.9GhZ,能效核心4X @ 3.0GHz,輔助核心8X @ 1.8GHz。”
臥槽!
這一行資料出來,整個現場瞬間比剛才十四個核心數量曝光時場面還要熱烈。
2個超級核心,4.1GHz的主頻,4個能效核心,3.0Ghz的水平,而8個輔助核心竟然也有1.8Ghz的水平!
這……?!
我的龜龜,這什麼概念?!
正常來講,核心越多處理器的主頻必然降低,比如同一代8核的I5處理器主頻一定比4核I3處理器的主頻要低。
可現在“破曉005D”晶片簡直超出想象,別說超級核心達到了恐怖的4.1GHZ,就尼瑪4個普通能效核心竟然也達到了3.0GHz的水平?!
簡直就是離譜!
高通最牛逼的驍龍8 gen 1的超級核心主頻也才3.0GHz,3個普通能效核心也就是2.5Ghz!
你特麼“破曉005D”普通能效核心就已經達到4.0GHz,還特麼是4個!
而紅果A14呢,2個超級核心也就是3.3GHz的水平,對比“破曉005D”的2個4.1GHz主頻的超級核心和4個3.0Ghz的能效核心,效能上直接差了一倍都還多!
龜龜,這就是號稱地表最強手機晶片的實力嗎?
這樣的效能,恐怕也就是隻有電腦晶片能與之一戰了!
巨大的震驚之中,釋出會現場上尚且還能保持會場紀律,但網路上、直播間裡完全炸鍋了!
“臥槽,絕對是假的,這晶片效能100%是假的,2個超級核心的主頻達到4.1GHz,還有4個3.0Ghz的能效核心,這樣高主頻功率,功耗怎麼解決,散熱怎麼解決?!”
“對,散熱就是天大的問題,這效能都尼瑪要趕上I7處理器了,功耗不得上天?!估計手機使用10分鐘就沒電了!”
“離譜!離了大譜!‘破曉005D’這資料絕對有水分,你看‘星耀005’同樣是5奈米晶片,起碼效能還算正常,‘破曉005D’簡直太離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