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鳳凰集團在非洲蒲隆地邁出歷史性第一步的時候,鳳凰開放“3.5D晶片堆疊封裝”技術帶來的影響也開始顯現。

其中最積極、最歡欣鼓舞的就是做晶片設計的小公司。

他們本身技術儲備就不足,很多公司只有28奈米甚至56奈米的設計技術,只能在中低端晶片市場中夾縫生存。

如果鳳凰“3.5D堆疊技術”真能實現1+1約等於2的效果,那麼對於他們來講,不僅是同等製程下晶片效能更有競爭力,更能讓他們可以透過“堆疊技術”嘗試進入上一級製程的市場。

以前只有56奈米晶片設計能力的,現在可以嘗試接一些28奈米效能的訂單;有28奈米設計能力的,現在可以利用“堆疊技術”開拓14奈米效能的晶片市場。

這樣一來,競爭力提升帶來的訂單最終都會轉為企業利潤,賺取的利潤無論是用到研發還是基礎裝置更新上,都會給國產晶片行業帶來正迴圈。

這就是“3.5D堆疊技術”帶來的連鎖反應。

當然。

除了晶片設計小公司,最為在意“3.5D堆疊技術”的,還有華偉HS設計所。

海思第一時間獲得鳳凰技術授權後,就開始組織技術人員學習“3.5D堆疊技術”,如今兩個多月過去,不僅掌握了“堆疊技術”核心,而且已經可以利用“3.5D堆疊技術”設計新的晶片。

華偉HS總部。

夜幕降臨,華偉HS總部還是一片燈火通明,16樓一間寬敞明亮的會議室裡,一場緊張的會議連夜召開。

“餘總,我們用鳳凰‘3.5D堆疊技術’設計出來的10奈米制程晶片,已經流片成功。”

“從流片效能和模擬晶片的資料來看,這款10奈米制程晶片的效能已經超過我們7奈米麒麟980晶片的水平,但是離咱們在meta 40上用的頂尖旗艦晶片——麒麟 9000效能上還是差一點。”

“整體來看,這款‘3.5D堆疊’技術晶片,雖然尺寸略微增加,功耗也有所提高,但效能上確實達到了鳳凰集團所說的,兩塊10奈米晶片疊加後能達到5奈米晶片75%左右的效能。”

說到這裡,作為此次使用“3.5D堆疊技術”開發晶片的專案負責人,同時也是HS設計部技術主管的姚經理停頓了一下。

他看著臺上華偉集團的餘總,說道:

“餘總,我們和鳳凰集團的合作一直都是嚴格保密沒有公開,如今這款測試晶片的流片資料出來了,您看咱們要公開晶片資料,準備後續宣傳嗎?”

餘總,又稱餘大嘴,是華偉集團消費者業務CEO。

因為他平日裡接受採訪時都很高調,經常將華偉手機和紅果手機對比,而說出來的話往往也讓人覺得他在吹牛。

雖然後面吹的牛基本都實現了,但大嘴的外號也由此得來了。

不過。

此時餘總神色卻顯得很謹慎,他低頭認真地看著手裡的晶片資料,並沒有著急回答。

華偉集團自從被美洲國智才以後,首當其衝影響最大的就是手機零售業務。

&nete 40 Pro,更是從2020年10月上市開始,就一直因為受到智才根本沒有辦法大面積出貨。

&nete 40上使用的麒麟9000晶片,那可以說華偉集團手機業務面臨的核心問題將迎刃而解。

不過眼下用了鳳凰“3.5D堆疊技術”的10奈米晶片,雖然效能達到了華偉集團現有可以生產的晶片效能巔峰,但離華偉最頂尖的麒麟9000晶片,還是差了一點。

這樣的晶片,如果用來替代麒麟9000,確實差點意思。

等詳細看完了晶片資料,他才抬起頭來,看著姚經理:

“老姚,現在不著急公開這款晶片。”

“雖然這款晶片效能不錯,但是不管和紅果A15對比,還是和驍龍895對比都還差點意思,它用來做旗艦手機的頂尖晶片,顯然是有些落後了,它對我們的手機業務影響不大。”

姚經理心裡也清楚,隨即答道:

“確實如此,這款晶片定位確實很尷尬,用在旗艦機上效能不夠,只能用在中檔機型。”

“不過我也想過了,這款晶片倒是可以用在我們meta 20系列上,它比我們現有的麒麟980晶片效能強一些。”

姚經理話音剛落,餘總立刻就擺手:

“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