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月村的門口,此時古月的身旁出現了幾位老人,只見得其中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對著古月問道:“這個孩子畢竟在我們這裡呆了這麼長的時間,他對外界根本就不瞭解,此時放他出去,真的合適嗎?”

古月語氣難明的回答道:“難道現在不他走?等到將來那群人來到這裡的時候讓他先走嗎?亦或者是說幾位長老打算把自己的名額讓給這個孩子?”

古月說完這句話後,幾位老者頓時閉上了嘴巴,再也不說話了。

而古月也沒有回頭看向幾位老者,只是站在村門口,靜靜的望著遠方。

七月初四。

處暑收黍,白露收谷。

在這個炎熱漸去的時分,早晚時分山間溼氣漸重。

在東靈山的附近有一縣。

這是個叫王良的縣。

一場秋雨過後,隨著白露時分的逐漸臨近,天氣溫度也在逐漸的降低。

此時的王良縣內很熱鬧,恰好處於秋收結束播種未至時節。

街道上可以看到四處撒歡的小孩,在那裡吆喝的飯夫走卒們,以及正在以處處攤位觀看物品的人們。

“耍雜技了,耍雜技了,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

“家裡窮苦,賣身葬夫……”

“秘製糖醬,可大可小,可粗可細,可軟可硬的糖葫蘆嘍。”

“娘,我要吃糖葫蘆。”

“乖,咱不吃”

“不嘛不嘛,我就要舔糖葫蘆。”

人流穿梭著的街道上,正向人們展示著人生百態。

有粗布麻衣的普通人們,也有身穿錦衣腰帶玉佩的公子小姐們,更有滿臉冷酷,經常走南闖北的江湖遊俠們。

這些江湖遊俠們有的就坐在路邊的小酒館內,喝著小酒,聽著小曲,有的只盯著路過的公子,小姐們,眼中的目光就像一隻只野狼,看到了一頭頭大肥羊一般,充滿了貪婪。

此時正是正午時分,茶館內早已坐了不少人。

啪!

隨著驚堂木一拍,說書人的故事徐徐展開。

“前幾日,我們王良縣內出現了一樁奇案,此案名曰“怪犬案”,在一鎮內,有一江湖遊俠牽一怪犬在空地獻藝。讓怪犬表演雜藝,藉此賺錢

為何稱其為怪犬,只因其前兩足如人手,後兩足如人足,耳鼻卻又和人極為相似,尾部雖有一尾,卻又細又短,說其像犬,倒不如說更像一個人。

這怪犬有一絕活,可以口吐人言,直立行走,還能唱小曲,還能做雜耍,你說怪不怪?

人們紛紛來看,只要有人賞錢,這隻怪犬便為人們唱上一曲或翻個跟頭,做個雜耍。

有人問這遊俠,這為何物?

遊俠神神秘秘的說道:“這可是個稀罕物件,他娘本是個世家小姐,其一夜做夢,夢到與一野狗相合,後誕下此子,世家之人,規矩極重,更何況生下這麼個怪玩意兒,為防有辱門風,故將其扔入山林,任野獸捕捉啃咬,天可憐見,俺夜間正好從那出山林路過,聽到有嬰兒啼哭,撥開樹叢間見到一渾身長滿了絨毛的嬰孩,俺這人心軟,不忍其受苦,便將其收養了起來。

這些年俺這些年走南闖北也沒個伴,故將其留下來做個伴。

但帶上這麼個怪玩意兒,俺也討不了生活,故帶其在此獻藝,希望可以討點生活。”

一旁眾人聞聽此言,紛紛開口稱讚這個遊俠是個義俠。

有善人在此圍觀,當即賞錢,這一人一犬連連做揖,表示感謝。

這時候,有一人從人群中走出,只見這人身高八尺,腰寬八尺,長的煞是嚇人。

不過這人雖然長的很是嚇人,但其卻是一個有本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