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找蘇東坡。幸好雲南到四川眉山不遠。飛到眉山,直奔蘇家,叫出蘇東坡。

“大詩人,討首中秋詩玩玩?”

“詩嘛,自己不可以寫嗎?”

“自己寫了幾句,不過癮,才來找你!”

“這,這首中秋詩拿去,也算來四川一次。”

路上先念:“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老蘇頭,明月明年我不看,意下如何?

回到“家”人半死,酒氣湧上。還是自己胡編胡吟胡說幾句吧!明月何時有,把酒問青天,不對,不用問青天,青天大人實在太忙,問我好了。如果你不想馬上看到,我會說明月今夜有;如果你小子今天沒空,沒關係,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明天再來;小子你若實在要同我過不去,告訴你,每年冬至前後,月地距離最近,這時月最圓最明。小子,林夕學過天文,你不信去翻看《中國百科全書天文卷》。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可惜只到過東海邊,沒有吃到海月的味兒,大約也鹹也腥也苦吧!天涯,林夕夢中曾遊,在海南省,若真的要去,下生去吧!

年年月月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還用說!小子,別胡說了,這句沒聯絡到月,暫時不提為好,別浪費時間,如果無端,我的老鄉魯迅先生可要扣你個謀財害命的罪名,小子,給我走!

詩不說了,沒意思了!剛好停電了,再出去走走。

剛到,沒進家門。就碰到乾隆這風流公僕。

“林夕,不在雲南賞月,回家怎麼?”

“月是故鄉明。”

“對,小子說得對,先吃個月餅。”

“好吃,好吃。”

“你知道月餅的得名來歷嗎?”

“暫時不知。”

“林夕,當年我金口大開:‘好月,好餅,中秋良宵也!’從此,月餅名揚天下了。”

“得了多少廣告費?”

“半個月餅。”

“林夕偽君子,偽善,不與你說了,我還當我的小皇帝。”

我也不理這小子,顧自回雲南。

再也沒心思遊逛了。便向我沒有出生的孩子說一個故事:“孩子,今晚的月亮你不能用手指,否則明天,你的耳朵會被割去一點點兒。孩子,你聽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