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後小廟

一、

我居住的小區對面有一座小山。

推開窗,便可看見山上的蔥綠,以及隱約閃現其中的墳塋。

山下有一條大馬路,分割著小區和小山兩個世俗和隱逸的天地。

早聽說小山腳下有一座小廟,只是沒有進去過。

要不是今天早上與妻子代豔霞吵架,負氣出來在馬路上閒逛。

也許永遠不會走進小廟!

二、

小山有一條羊腸山道,大約轉彎一里路,繞過小山,後面便是小廟。

小廟名叫鐵佛寺。

寺中現任住持空了,竟是經常在《永安文學》雜誌上寫哲理散文的“飛飛飛”。

我方文業也常在《永安文學》上發表小小說,筆名用的是“飄飄飄”。

今日一見如故。

於是空了叫小和尚泡了一大杯苦丁。

兩人胡天胡地聊一二三四的事情,我尤其對小廟的歷史感興趣,而這正是空了最喜歡吹的牛。於是一下子把今晨吵架之事也暫時忘卻了。

三、

據說鐵佛寺原是一片墳地。

墳地的主人是清末永安縣著名的鹽商耿正倫。

他的生意成也靠官府,敗也是官府所致。

清末動亂,耿正倫生意失敗。

一時心灰意冷,遂將墳地上的祖墳另遷他處,在墳地上建了這鐵佛寺。

耿正倫建鐵佛寺時,已是財力不足。

因此,鐵佛寺規模不大,寺中只供鐵佛,而不是金佛、銀佛或銅佛。

鐵佛便宜嘛。

耿正倫出家後,法名空空。

有意思的是,耿正倫又在小廟一里處另建一尼姑庵。

將出家前的三妻四妾送進去做尼姑,並在鐵佛寺和尼姑庵之間挖了數條地道,方便往來。

如今,這些地道尚在,幾條位於路邊的已改成香蕉洞,租給福建人儲存香蕉。

洞內陰涼,香蕉長年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