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喬小明(附錄漫談中藥保健(642))(第1/4頁)
章節報錯
鄰居喬小明
一、
每次回老家,總會聽見有關鄰居喬小明的新聞。
其實喬小明長得很一般,身材也不高大,甚至可以說是偏矮。
喬小明家境並不好,喬小明7歲時喪父,喬母以做豆腐為生。
喬小明上面有三個姐姐,他是最小的兒子,自幼受到母親和姐姐們的寵愛。
那時的農村幾乎沒有什麼副業,做豆腐便是最大的副業了。
做豆腐需要大量的木柴,喬小明三個姐姐每日的早課便是上山砍一擔柴。
那時山上只允許砍鐵籠箕,而鐵籠箕這東西並不耐燒,需要日日上山去砍。
小時候,當聽見窗外撲通撲通撲通三擔柴扔在地上時,我們知道該起來早讀了。
而此時,喬小明還在床上做春秋大夢。他要到吃早飯時才起來,他從來不去早讀的,奇怪的是他的學習成績卻很好。
老師說,喬小明有“天子文”,意思是說他有天生讀書的命。
喬小明不知道三個姐姐的柴是從哪裡砍來的,以外只到山上挑便是了,直到有一年的清明節。喬母帶喬小明去上墳,喬母指著一路上小山腰的鐵籠箕說,這些都是你三個姐姐砍的,要不是她們,我們一家人連飯也吃不上了。
喬小明奇怪地說:為什麼不砍松枝或者雜柴呢?這東西耐燒啊。
喬母嘆了一口氣說:你還小,不知道什麼叫封山育林。砍這東西要罰款的!
喬小明卻似乎不相信,鐵籠箕是長在山上的可以砍,松枝和雜柴,為啥就不能砍呢。
上墳回來後,喬小明從此也和姐姐們一起,天不亮就上山坎鐵籠箕。
雖然每天只能砍兩小捆,但喬母卻高興極了,說我這個兒子懂事了。
時間久了,喬小明嫌砍鐵籠箕太辛苦了,便在鐵籠箕中加幾根松枝或雜柴,這樣小打小鬧也沒有人管。
二、
喬小明見在鐵籠箕中夾帶松枝或雜柴無人干涉,便膽子大了起來,一擔柴中幾乎加了一半的松枝或雜柴。
終於東窗事發了。
一個陽光燦爛的早上,喬小明被護林員柴子文逮了個正著。
柴子文將喬小明連人帶柴送到村中老書記婁運來家中,婁運來不在家,家中只有他小女兒婁亞娟。
喬小明這是第一次踏進村書記的家門。也是第一次看到女人穿新衣服會那麼好看,三個姐姐儘管漂亮,但穿不起這樣的好衣服。
喬小明甚至沒有看清婁亞娟的面容,只看到她一身在他看來超豪華的衣服。
喬小明這時渾身似篩糠,心裡想,這一下子糟了。
婁運來回來後,一臉嚴肅對喬小明說,按規定要罰100~500元的,念你年小,就罰100元吧。
那時候的100元是個什麼概念呢?農村一個人一個工分只值一角錢,100元是多少個工分啊?1000個工分啊,3年的工分啊?
喬小明不知道100元是多大的數字,只是怕還在恨。
恨柴子文,恨老書記婁運來,也恨婁亞娟,恨他一身豪華的衣服,恨他在婁運來說處罰100元時的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