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與不累

烈日。

一隊士兵在訓練。

一個3000米長跑下來之後,教官問大汗淋漓計程車兵:撥累不累?斳

撥累!斳士兵們異口同聲。

撥累!好,再來3000米!斳

老二天。

也是一個3000米下來之後,教官又問:撥你們累累?斳

撥不累!斳士兵們幾乎是不約而同。

撥好吧!不累嘛再來3000米!斳

第三天。

又到了問累不累的時候,眾人一齊閉口,不知怎麼回答好。

教官大怒:撥怎麼不回答?斳

班長出列:撥叫我們怎麼回答好,說累是3000米,不累也是3000米?斳

教官一個立正:撥應該說累,但我不怕累!斳

該如何正確理解中醫?

關於這個問題,我相信幾乎所有的人都會回答,中醫嘛,就是中華醫學的簡稱。這樣的回答,當然不能說是錯誤,但是我以為,它並不完全準確。中華醫學應該是包括了苗醫、藏醫、回醫、蒙醫等其他少數民族的醫學體系吧,事實上,我們必須清楚的是,這幾種醫學在理論體系以及治療手法等等方面迥然不同,你是很難將其強行放進一個籮筐裡的。日本、韓國將我們的中醫稱為“漢醫”、我們的經方為“漢方”,或許這也是原因之一吧。

我個人認為,依據地域或者國別,來對一種理論體系進行定義與命名,是不夠嚴謹的,而應該依據這種理論體系的底層邏輯或者最大特點才是正道。站在這個理解的角度,我覺得對於中醫其實還有一種更為精確的定義,那就是“中介醫學”。

那麼,什麼叫“中介醫學”呢?

這個問題,這裡簡單做一點解說。

首先是中介,中介是指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件之間,起到溝通聯絡的作用。那麼,在人體上有哪兩個物件的存在呢?我認為至少有三個層面的,一是藏象,二是形神,三是寄宿。

藏象學說是中醫理論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簡單說即“藏”是指藏在身體內部的藏腑系統,而“象”則是指顯露在體外或體表的表象,比方說你兩眼之間的鼻根處出現了一道橫紋,那麼有經驗的中醫就會告訴你,你可能心臟出現問題了。這裡,這道橫紋就是“象”,而心臟就是“藏”,人體藏腑系統出現任何問題,都會在特定位置出現相應的表象。而中醫的作用就在於透過這些表象去判斷是哪個藏腑出現了問題,出現的是什麼樣的問題,該如何去進行治療調理等,反過來,中醫透過對藏腑系統的全面調理,在藏腑系統恢復了正常狀態後,那些表象也就隨之消失了。

我們再舉一個例子,比如癌症。西醫認識的癌症是因為癌細胞的大量增加,吞噬了正常細胞,並造成人體器官的損傷或衰竭,從而導致了死亡,基於這種理解,那麼,殺滅或清除癌細胞是當然的選擇,於是,手術切除、各種化療、放療就大行其道了。而在中醫的理解裡,癌細胞大量增加並不是導致所謂癌症的原因,它和癌症的其他症狀一樣,也只是一個“象”而已,它指向的是該病患的體內陰陽已嚴重失衡,已成“陰實”之症,並造成了某處藏器或經絡系統的淤堵,整個體內藏器之間的迴圈因此受阻(這就是“藏”),從而導致藏器功能衰竭並最終走向死亡。而基於這種理解,中醫的治療則是打通淤阻,調理陰陽平衡,恢復藏器之間的迴圈,做到這些之後,癌細胞就會自然降到一個正常值內,而所謂的癌症症狀亦會消失。

看到了沒有,這就是“藏”和“象”的關係,而中醫,就是它們二者之間的中介者。是不是類似於推理小說中的偵探,追尋著案發現場的蛛絲馬跡,抽絲剝繭般直達案件的真相,併成功地破獲案件、捕捉罪犯,使深受其苦的地方上重新恢復祥和與平靜。

這就是我所理解的“中介醫學”,亦即中醫的更準確之定義!

要想理解中醫,必須先牢記兩個概念,一是“系統”,二是“平衡”。人體首先是一個大系統,這個大系統下還分為藏腑系統、經絡系統等,藏腑系統下又分五臟、六腑系統,五臟又分肝、心、脾、肺、腎各個系統。明白了嗎,人體是由一個個小系統逐次組成的一個大系統,這些小系統各自聯絡、相互作用,從而促成大系統的正常運作,這就是“系統觀”;而要維護大系統的健康,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維持各個小系統之間的相互平衡,各個小系統之間是一種五行、陰陽的關係,平衡是這種關係的最佳狀態,處於這種狀態之下的人是健康的。反之,若體內陰陽、五行失衡,則人必處於病中。因此,治病的根本就在於重新恢復這種平衡,這就是中醫的“平衡觀”。

同時,大家必須清楚的是,人是一個系統,而天地、宇宙是更大的系統,人存在於宇宙天地之間,也要努力平衡自己與宇宙天地之間的關係(中華哲學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就是中醫所提倡的循道而活,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天睡我睡、天醒我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應該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遵循的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