啞巴·菜刀·強盜

故鄉老宅的大門上,大多刻有一個很顯眼的米字,字並不很大,但筆跡粗擴有力,入木三分,顯然是故意刻上去的。但我一直不明白這個米字為啥會刻在門上,有何深刻之意?

故鄉人大多以農為生,以米為主食,也許刻米字是為了不忘記傳統吧!但仔細思量又覺不對,於是問村中年長者,大多搖頭不知,或語焉不詳。

今年清明節,偶遇一個從臺灣回來的遠親老者,老者七旬有餘,身健如當年,談吐不俗。

於是向老者詢問此事,老者向我道出米字後面的故事。

早年時候,村中經常來一個賣菜刀的啞巴,三十來歲,人長得五大三粗,他的菜刀的質量過硬

啞巴來村中賣菜刀,方式很特殊,多在早中晚三餐開飯之時,此時村民大半在家。啞巴用一把菜刀擊打另一把菜刀,兩刀相撞,其聲悠揚,刀聲一響,村民都知道是賣菜刀的啞巴來了,紛紛出來看熱鬧,有買菜刀的,討價還價的,有託啞巴磨菜刀的。大多人只是看熱鬧而已。

啞巴賣菜刀有二個表演節目,一個是削鐵如泥,取一塊鏽鐵,一刀砍去,鏽鐵立斷一小塊,於是眾人喝彩;另一個是吹毛立斷,取一小撮頭髮置刀上,用口風用力一吹,頭髮紛紛掉地,眾人又喝彩。開場白之後便進入交易,時間多在半小時,從不影響村民吃飯時間。

啞巴有個習慣,誰家買了刀,便在門上刻個米字,村中人問其故,啞巴做了個磨刀的動作,意思是下次來時可以找上門為其磨菜刀,眾人也不以為意。

啞巴記性甚好,誰家買了菜刀,誰家的菜刀需要磨了都一清二楚,因此眾人也很相信他,村中人從沒買過他人的菜刀,菜刀鈍了,也一定要等啞巴來磨。

一個月黑風高的夜裡,村裡遭了劫。

第二天,人們發現村中凡是門口畫了啞巴米字的都沒有損失一點東西。

而被搶去東西的都是門口畫了×的,也不知什麼時候畫上的。

其中被搶的一戶人家兒子曾偷走啞巴一把菜刀,另外被搶的多是富戶或期壓百姓的地主,窮人一戶也沒有遭劫。鄰近幾村也一樣。

從此,啞巴也失了蹤,再也沒有人見過他的身影。

有人猜測,啞巴是強盜派來的探子,來村中探聽虛實的。

也有人說,啞巴本身便是強盜頭子,而且啞巴並不啞,是個劫富濟貧的俠士。

但據臺灣老者說,其實啞巴的確就是一個強盜,後來被捉,是老者判的案,當時判了三年,後來啞巴的一個遠親花錢把他保釋了出去,只關了六個月,而且啞巴確實並不啞,世代以打菜刀為生,是社會動亂官逼民反才做強盜的,而且從不搶窮人。

老者問我老宅的米字還在否,我記都儲存得好好的,老者笑了。

“秋吃鹼,火氣減”,飲食有講究

秋天乾燥,早晚溫差大,火氣也變得比較大,最近特別容易上火,家裡好幾個人都口腔潰瘍,好多天還沒好。除了身體上明顯的變化外,覺得情緒也有點異常,總是莫名其妙變得煩躁。

其實這都跟秋燥有關係,平日裡記得多開窗通風,呼吸新鮮空氣,再一個就是早睡早起,多加鍛鍊。除此之外,飲食也大有講究,俗話說“秋吃鹼,火氣減”,平日裡多吃5種鹼性食物,潤燥又降火。

一、胡蘿蔔

【胡蘿蔔土豆絲餅】

配料:胡蘿蔔、土豆、蔥花、麵粉、鹽、胡椒粉、油

1、土豆去皮,和胡蘿蔔一起清洗乾淨,然後分別切成細絲,土豆切絲之後,記得多淘洗兩遍。

2、把土豆絲、胡蘿蔔絲混合,倒入適量的麵粉進去,再來適量的鹽、胡椒粉、五香粉等調味,最後加上一些蔥花,不喜歡的可以不放,充分攪拌均勻。把鍋燒熱之後,往裡面倒油,接著把麵糊倒進去,攤成一個大餅,煎到兩面金黃,盛出來開吃。

二、包菜

【手撕包菜】

配料:包菜、鹽、雞精、幹辣椒、蔥姜、生抽、醋、蠔油、白糖、鹽

1、包菜撕成小塊,放在水中清洗乾淨,再準備好蔥姜、幹辣椒,分別切好待用。2勺生抽、1勺醋、1勺蠔油、1勺白糖、少許食鹽,攪拌均勻備用。

2、起鍋燒油,爆香蔥姜以及幹辣椒,之後將包菜倒進去,開始翻炒,全程保持大火翻炒。把包菜炒到斷生,我們這時候把調製好的料汁倒進去,繼續翻炒一段時間,徹底炒熟後,即可出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