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雀之死(附錄:漫談中藥保健(49))(第2/3頁)
章節報錯
一般地,查理是不出門玩的,早上一到,小睡一覺,便同絲絲幹那種事。下午又一次,也是睡後再幹。夜裡先上舞廳跳上半小時,又到美容中心按摩一通,精神充足以後又幹那種事,二人興頭一直很高。
查理床上功夫極好,極有節奏,極有力度。
想來絲絲小姐也不錯!每次完事,絲絲必定五日後才復原!
三、出籠
一年後的一天,金絲絲赤裸裸地死了,床上有一個赤裸裸的年輕人,也死了。法醫鑑定:服毒自殺。
不久,查理收到一封信。
查理:
當你收到這封信時,我已死了,你也將躺在床上,我患了性病,傳染於你!
我為你付出了美貌、青春和肉體。
你為我付出了錢,僅僅是錢。
我什麼都有了,什麼也不在乎了,什麼也沒有牽掛了!
我想早點結束這種生活,我便設法讓自己染上性病,再傳染於你!然後我又找了一個男人,很年輕,與那男人一起死,服毒自殺,可惜到死那男人還不知道我會殺死他。那男人同你一樣,好色!
我恨透了錢。
我恨透了男人。
我恨透了這個世界。
死了,一了了之,一了百了,那多好,我沒有痛苦!
祝,你早生性病,早死,早來見我!
金絲絲絕筆
某年某月某日
再說絲絲養的那隻金絲雀,也死了,沒有喂的緣故!不過,金絲雀終於出籠了,被服務員掃出房間當成了垃圾。我們的絲絲小姐也一樣。
附錄:漫談中藥保健(49)
《詩經》裡的菟絲子,既是詩人筆下愛情,又是醫家方中良藥
爰採唐矣?沬之鄉矣。
雲誰之思?美孟姜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鄘風·桑中》
這是《詩經》中的一首愛情詩,裡面的採“唐”,採的就是菟絲子。菟絲子自古以來就是愛情的象徵。《古詩十九首》中有云:“與君為新婚,菟絲附女蘿。菟絲生有時,夫婦會有宜。”展現了新婚夫婦就好像是菟絲和女蘿,纏綿如蜜一樣甜膩的場景。此後的唐、宋、明代都有關於菟絲子的詩,有喜悅的有悲傷的,但都關乎愛情。菟絲子本身沒有葉子,只開花,是一種寄生草本,只能依附其他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就好像是愛人極致纏綿般相生相息。菟絲子還是一味很好的中藥食材,食用歷史非常悠久。在詩人眼中,它與纏綿悱惻的愛情有關;在醫家眼中,它則是濟世救人的良藥。
名字的由來
“菟絲”在漢朝以前是被寫成“兔絲”的,葛洪的《抱朴子》裡說,兔絲誕生的根像兔子,所以得名“兔絲”。而民間廣為流傳的說法是,這種植物因治好了兔子的腰傷而得名。由於它是草藥,後人又在兔字頭上冠以草字頭,便叫成“菟絲子”了,一直沿用至今。菟絲子,別名有禪真、豆寄生、豆閻王、黃絲、黃絲藤、金燈藤、金絲藤、菟縷、野狐絲、兔兒絲、無根草、吐絲子等。為旋花科植物南方菟絲子或菟絲子的乾燥成熟種子。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植株,曬乾,打下種子,除去雜質。
本草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