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無缺不喜言語,自小愛鼓搗無線電,長大開了一家電器修理店,生意紅火。

呂佩大學畢業後,進旅行社當了一名導遊,她的上司便是陳喜銀。

也許是天生有緣,也許是上帝開錯了玩笑。

自從呂佩進入旅行社第一天起,陳喜銀便覺得她身上似乎有一個他熟悉人的影子,但他沒想到呂佩會是孫聘婷的女兒。

因為那次誤會,陳喜銀、伊媚夫妻二個再也沒有同呂歌、孫娉婷夫妻聯絡過。

呂佩出色的業務能力引起了陳喜銀的注意,六個月之後,呂佩被提拔為業務經理,同陳喜銀的接觸多了起來。男女之間發生了什麼糾纏,只有當事人雙方最清楚!

當呂佩把愛上自己上司的訊息告訴孫娉婷時,這個演了大半生越劇戲的出色賞這時才真正理解了什麼叫戲如人生,人生如戲!

憑感覺,孫聘婷知道事情不簡單了。

她透過關係找人驗了自己以及呂歌、呂佩的血,得出一個驚人結果:呂佩同呂歌毫無血緣關係,而呂佩其實是陳喜銀的女兒,這其中的曲折她太清楚了!

孫聘婷給呂歌、呂佩、陳喜銀各寫了一封信,告訴了事實的真相,然後學她常演戲中的動作,一條白布帶,自殺了。

呂歌大哭,不知東西。呂佩得知真相,二話沒說,出家為尼了。

陳喜銀得知自己竟同親生女兒有那種關係之後,大笑三聲,縱身跳下了懸巖,這時他正帶一個旅遊團在飽覽絕妙好景。

二條命,一個出家,二個好端端的家庭走向瞭解體。

陳無缺什麼也沒說,關掉電器修理店,坐上了陳喜銀旅行社的那把總經理交椅,生意也居然還好!

四、落幕

一天。

兩個老人在公園相遇了。

男的是呂歌,女的是伊媚。

一通傾敘之後,才知當年的誤會。

當伊媚看到呂歌保留了四十年的絲帕和瓜子殼之後,才知孫娉婷當年說戲如人生人生如戲的確不錯。

於是伊媚從從容容地和呂歌再次走進了結婚禮堂。

也許人生本是一齣戲。

附錄:《佛遺教經》當持淨戒

本段經文點明戒是走向正確解脫之道的根本,佛陀在此強調了戒律防非止惡的功效與作用。

戒不僅是定慧生起的基礎,也是眾生成佛的正因。佛陀成道之初,並沒有制定戒律,但是在弘揚佛法的過程中,有一些弟子言語行為上造作了不符合教義的惡行,為了保持僧團的純潔,令正法得以久住,佛陀才召集僧眾制定各種不同的戒條,以使僧眾如法行持。

持戒不僅令佛子言行如法,另一方面則側重於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在戒定慧三學中,戒學居於基礎地位,由持戒才能產生禪定和智慧。“因依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說明了戒、定、慧三學之間循序漸進的關係。

對於一個學佛者來說,首先要持戒,完善自己的德行修養。有了高尚的德行之後,再行修諸禪定,使自己的內心趨於平靜。得定之後,進一步修學才可使自己產生無漏智慧。眾生之所以要勤修戒、定、慧三學,就是因為眾生被無始以來貪、瞋、痴三毒所束縛,清淨自性無從顯發,因而常處於煩惱痛苦之中不能自拔,只有勤修戒、定、慧三學,才能逐漸熄滅眾生的貪、瞋、痴等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