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 翠(附錄《四十二章經》第二章斷欲絕求)(第1/2頁)
章節報錯
羽 翠
羽翠明天就要嫁人了。
她,不笑,不哭,不打,不鬧;碰到好友,仍說那句話:人生是一本書,我實在讀不懂。
羽翠讀過很多的書,正式的是從幼兒園一直到高中,不正式的是從瓊瑤到岑凱倫,從三毛到尤今,直到最流行的梁鳳儀。但她卻常說:人生是一本書,我實在讀不懂。
三個哥有權選擇自己的出路,她要去學繡花,卻被老父一句話罵到裁縫學習班,踩那鐵疙瘩。
三個哥有權選擇自己的女友,她愛一個打工仔,卻被老母一瞪眼嫁到卡車司機家,明天就要走。
聽說那司機家房大門高,卡車也進得去。至於那司機,聽說最顯眼的是那身打扮,全副武裝,總價壹仟叄佰染拾陸元壹角染分,訂婚時司機用電子計算機器算給羽翠親眼看的……
又聽人說,司機太窮,窮的只剩下錢了。
而羽翠家太富,三男一女,三男人高馬大,等媳婦進門,一女羽翠價值千金,三男等一女之價格。
羽翠轉念一想,犧牲我一個,幸福三個哥,也值!
反抗,她沒想過。
書裡的反抗,畢竟是書裡的。
今夜,羽翠找了個火爐,關上門。
把一本本瓊瑤先燒個精光。
接著燒岑凱倫小說結局一章。
再燒三毛的封面與封底。
至於尤今與梁鳳儀的,用裁衣剪破壞成一片片,小小的。
焚後靜坐,喃喃自語:人生是一本書,我實在讀不懂。一直等到天大亮,一夜如此。
羽者,羽毛也;卒者,死也。羽翠不想死。
什麼叫做“古法中醫”?
僅從字面上來理解,古法中醫就是傳自於古代的中華醫學,那麼,問題來了,現代的中醫學難道不都是來自於古代嗎?肯定也是的,但是,如果只照字面的意思來理解古法中醫是不夠準確的。
我是這麼定義古法中醫的——特指直接來自於《黃帝內經》的中醫正統。為什麼這麼說呢,請聽我一一道來。
首先,《黃帝內經》毫無疑問是中醫醫學理論體系的奠基之作,同時,它又是中醫學發展數千年來的巔峰之作,如果說中醫經典只有一部的話,則非《黃帝內經》莫屬。其後所有的中醫經典,如《難經》、《金匱要略》、《本草綱目》、《傷寒論》、《溫病條辨》等等,都是源自《黃帝內經》的某個區域性內容,並進而發展出的一套新的理論。事實上,它們都是對於《黃帝內經》的一種簡化與弱化,比方說,《黃帝內經》中包括了完整的“中醫六藝”,其中絕大多數的篇幅都集中於“中醫外治法”,而其後的醫書則基本都濃墨重彩於“內治法”——湯藥,其實,中醫湯藥在《黃帝內經》中所佔篇幅極少,僅有十三個藥方(內經十三方),而且,是藥三分毒,古法中醫是不太提倡湯藥的。所以,至少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中醫外治法”比較符合“古法中醫”的定義;
其次,如果以上說法得不到你的認同,你會質疑說,既然《黃帝內經》裡提到了湯藥,無論篇幅多少,它好歹也是出於《黃帝內經》的,那麼,它應該也屬於古法中醫的範疇。好,那我再告訴你一個事實,湯藥主要依靠脈診對吧,也就是伸出三指在你的手腕處進行診斷,而《黃帝內經》裡說的可是“三部九候”,是一種全身遍診法,需於頭部、上肢、下肢三部,每部再有上、中、下三處動脈診脈。《黃帝內經》中完整的一次診斷,共在九處診脈,然而卻被《難經》簡化為了“寸口診脈”,由九至一,如此程度的簡化與弱化,它還能被稱之為“古法中醫”嗎?!
再次,現在街邊有太多太多的所謂“中醫診所”,又是針灸、艾灸,又是拔罐、刮痧,看起來都是中醫外治法,那麼,它們也都算“古法中醫”嗎?來,讓我來教大家該如何辨別(這裡先只是簡單說說,關於這個問題,我將專門進行闡述):第一種是不會辨證施治的,需要你自己說清症狀,然後他給你施治,無非是肩疼扎肩,腰疼灸腰的西醫思維模式;第二種是用各種儀器替代人力,並美其名曰高科技的偽中醫模式;第三種是並不解決具體問題,只是給你暫時舒爽之感的保健按摩模式。上述這三種所謂療法也不屬於“古法中醫”,具體原因留待我以後細說。
最後,我所認為的“古法中醫”是指那些能夠獨立為病人診斷病情(不需要醫院的診斷報告);並能根據病人的不同身體狀況,做出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同樣的一種病,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治療方案);而在治療過程中,很多時候根本不針對病兆,而是透過其手法或作用於經絡系統或直接作用於臟腑,直達病根,整體修復藏腑系統,從而達到祛病的目的;由於這些特點,這些“古法中醫”者往往都能醫治所謂的絕症、頑疾、疑難雜症等。
總結一下,古法中醫的基本特點是:
一、其整個醫學理論及技法直接見於《黃帝內經》;
二、中醫外治法(不依靠任何藥物,對人體藏腑毫無傷害);
三、能夠辨證施治(不需要依靠醫院的診斷書而制定治療方案);
四、治療是直接針對病根的,並不停留在表面症狀的層面上;
五、治療過程中不使用任何機械或電子裝置;
六、治療過程中重視不同季節時令與時辰的生理特點;
七、治療過程中主要針對的是人體的經絡與穴位;
八、師承關係都是出自家傳或者民間中醫,幾乎沒有學院派的古法中醫從業者;
九、能夠治癒西醫所謂的絕症、頑疾以及疑難雜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