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妞嫁教授

三年前,山妞嫁給了教授,原因:山妞會做家務,教授需要有人做家

務。

三年來,山妞每天:煮飯、洗衣、掃地、擦桌……夜裡上床。教授每天:上班、吃飯、夜裡上床。

生了個兒子,滿數月斷奶後託給奶媽。山妞不肯,說,撥我沒伴。斳教授答:撥這不是家務。斳

日子照舊。

山妞每天:煮飯、洗衣、掃地、擦桌……夜裡上床。教授每天:上班、吃飯、夜裡上床。

山妞沒伴,閒了聽屋前學校裡合唱隊的音樂,每天如此,都覺很好聽。

一夜,山妞洗衣,教授讀書。

撥這音樂真好聽!斳山妞自言自語。這時有一聲蟋蟀叫。

撥真的好聽,你也真不錯。要知道,這好聽的聲音是它腿同腿磨擦的聲音。斳教授似乎遇到了知音。

山妞好奇怪,對一個問題百思不得其解。

第二天,興沖沖找到一個教授的同事,問了那問題。

原來,教授是學生物的!

附錄:

【以道為鏡】《道德經》第十八章:失道走反

原文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以道為鏡

正言若反是老子行文的一大特色。在這一章裡,老子說的“大道廢”“有大偽”“六親不和”“國家昏亂”,這些都是社會病態、家國病態、生命病態!但老子並不是反對仁義、反對智慧、反對忠臣、反對孝慈!恰恰相反的是,老子希望從反面喚醒我們對美好社會的嚮往。

仁義智慧雖不失為一副治世的良藥,但治標不治本。一旦仁義成了外衣,智慧成了工具,那必然對社會的危害更大!因為,脫離了道,就沒有德——道是德的根,德是道的果。所以,如果舍大道而強調仁義孝慈,這必然是捨本逐末。

面對這些社會病態,超越的方法只有學道、明道、悟道、行道。如果哪一天,社會不需要再大力呼籲仁義、互助、愛國之時,就說明我們的生命已進入正常。因為,在踐行大道的過程中,人類已經把這些神性品質融入到了自己的血液中,化為了自己的品德與行為。

規律之說

第十八章《失道走反》中有三條規律:

規律一:高尚理念的產生,背後的實質往往是沉淪。

規律二:直心就是道場,修道就是修自己,讓自己返璞歸真。

規律三:整體和諧時,部分不會突出;反之,就是失衡了。

問道心得

道是一條四通八達踐行的路,也是自然而然到達的路。一個人,要走自己喜歡的、有天賦的、而且利他的那條路——這條路堅持走下去,終有一日必將到達彼岸!

但許多人卻認為僅僅是參與知道,或者處於一種被動狀態,就會改變命運,這是大錯特錯!知道的價值,僅在於生活中的做到。修道,就是一場返樸歸真、自我修正、自我管理、自在流暢的造化行為!

人之所以不快樂,就是因為人的身心靈整體出了問題。其實,只要把自己有問題的部分修理好,就行了。我們要清楚地意識到:內在心靈世界的確存在,這是一個思想、感覺和力量的世界;也是一個光明、鮮活而美麗的世界——儘管它無影無形,但卻強大有力,決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