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與不累

烈日。

一隊士兵在訓練。

一個3000米長跑下來之後,教官問大汗淋漓計程車兵:撥累不累?斳

撥累!斳士兵們異口同聲。

撥累!好,再來3000米!斳

老二天。

也是一個3000米下來之後,教官又問:撥你們累累?斳

撥不累!斳士兵們幾乎是不約而同。

撥好吧!不累嘛再來3000米!斳

第三天。

又到了問累不累的時候,眾人一齊閉口,不知怎麼回答好。

教官大怒:撥怎麼不回答?斳

班長出列:撥叫我們怎麼回答好,說累是3000米,不累也是3000米?斳

教官一個立正:撥應該說累,但我不怕累!斳

附錄:

老子道德經解讀(1),老子所說的道是什麼意思?

道德經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jiǎo)。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譯 文

道可說可行,但並非恆定不變之道。

萬物可以命名,但並非恆定不變之名。

無名,是萬物創始之初,有名,是萬物之母。

所以,經常保持清淨無慾的狀態,可以思考探究它的奧妙。經常保持有慾望有追求,可以觀察它的軌跡。

有名和無名只是說法不同,兩者實際上同出一源,細思同樣玄妙。

玄妙而又玄妙啊,這就是萬般奧秘的源頭。

解 讀

對老子《道德經》第一章關於“道”的解釋,存在很多版本,這正說明了《道德經》的深奧之處,值得更多的人去學習探究。

老子在這裡講的道,並不是我們平時說道理,道德,道路等等,而是指天地萬物執行之道,是一種自然規律、自然法則。

道,是可以講出來的,並且我們也可以按照道的規則去為人處世,但是這個道,也並非是死板的、一成不變的,它是可以變通的。

大道要靠每個人自己去領悟。

由於每個人的認知、思想境界以及領悟力不同,所以對道的感悟也就不盡相同。

大道是無形的,玄妙的,悟到即得道。

如果把道比作一個人的靈魂,我們透過這個人的行為,言語表達等表相的東西只能窺得其靈魂之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