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 鏈

今天,只看到一件事:脫鏈;只見到一個人:他。

往縣城的路,只有16裡,他的鏈條脫了整整35次,不是三次,也不是五次。

第一次,大橋邊,脫了。下車,安上,走!笑吟吟地。

不出15米,又脫。他又下車,安上,走!笑吟吟地。

這下子多了些,30米,又脫,又安,又走,又笑吟吟地。

第四次,他下車後,環顧四周,似乎在找修理鋪,爾後嘆了一口氣,又安,又走,又笑吟吟地。

第五次,我又看到了,真切地。

第六次,我感到那人真傻。

第七次,我也傻起來,在後面不緊不慢地跟。

。。。。。。

第三十二次,我還是跟,傻乎乎的我。

一直到第三十五次,他到了家,我卻過了站。我家不在城內。

回家,把這傻事告訴妻。

妻為之動容:撥我有時簡直不如一鏈條!斳

什麼?

我一時不明白。

忽然,妻笑吟吟,神色同那35次脫鏈人一樣。

我大悟,飛奔出門,跨上車直走,妻追!

撥發什麼瘋?斳

撥找那人去,他媽的,這小子35次脫鏈為什麼不嫌煩,好好去問問。斳

附錄:

老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因為老子是先秦以來最偉大的思想家,我之所以還要對他進行專門的介紹與評價,當然是由於我個人對於老子的認知,有著完全不同於任何你之前所看到或聽到的結論。而在展開我的介紹前,先摘錄一段網路上關於老子的評介文字,都是大家所熟知的內容——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諡伯陽,春秋時期人,生卒年不詳,籍貫也多有爭議,普遍認為是陳國(後歸楚)苦縣,依據為《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書中明確提出老子為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

老子是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莊子並稱“老莊”。在道教中被尊為始祖,稱“太上老君”。

在唐朝,被追認為李姓始祖。曾被奉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

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其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

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

老子傳世作品《道德經》(又稱《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周靈王二十一年(魯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 551 年),老子入周王室任守藏室史(管理藏書的官員)。

在被推薦入周室效力之前,老子跟隨常樅(商容)學習知識。

周景王十年(魯昭公七年、公元前 535 年),老子因受權貴排擠,被甘簡公免去守藏室史之職,出遊魯國。在魯國巷黨主持友人葬禮,孔子助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