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 資(第2/3頁)
章節報錯
下面是阿貴的讀書筆記:
原文:責善,朋友之道,然須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愛,致其婉曲,使彼聞之而可從,繹之而可改,有所感而無所怒,乃為善耳。( 督策他人為善是做朋友的本分, 但必須以忠言相告, 給人以好的思想和方法,儘自己的一片忠愛之心,說話做到委婉,使對方聽了以後能夠順從接受, 尋究其中的事理能夠改進, 心有所感而沒有可生氣發怒的地方, 這才是真正的為朋友好啊! )若先暴白其過惡,通毀極底,使無所容,彼將發其愧恥憤恨之心,雖欲降以相從,而勢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為惡矣。故凡訐人之短,攻發人之陰私以沽直者,皆不可以言責善。雖然我以是而施於人不可也;人以是而加諸我,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師也,安可以不樂受而心感之乎?某於道未有所得,其學鹵莽耳。謬為諸生相從於此。每終夜以思,惡且未免,況於過乎?人謂事師無犯無隱,而遂謂師無可諫,非也。諫師之道,直不至於犯,而婉不至於隱耳。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吾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蓋教學相長也。諸生責善,當自吾始。
以上,我把原文複述一遍,並僅僅把前面幾句翻譯成現代文字,想必諸君也明白了大概意思,我就不再贅述。
我們在工作中,生活中經常看到有些人自我標榜是個心直口快者,簡單直接,好像別人很複雜,很有城府。於是有人在給他人提意見時把自己的不爽,自己的不滿,所有壞情緒一股腦宣洩給別人,絲毫不顧慮他人的感受,自己倒是說的酣暢淋漓,那叫一個痛快,可別人呢?有沒有想過因為你的一句話,會給別人內心帶來多大的傷害。尤其是一些在崗位上的管理者,利用組織賦予的權威對下屬肆意辱罵,還美其名曰是為了下屬好。卻不知中國有一句老話,叫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不管你是有意還是無意,說話之前都應該過過腦子,想好了再說也不晚。
這些陽明先生說過,其他先人也說過,因此,告訴大家的就是即便是你是對的,在指責別人的時候,或者說在教導別人的時候也要注意方式方法,陽明心學是如此說,我們的佛家禪學也是如此說(佛陀拈花,迦葉微笑),而且禪師建立了一套體系供人開悟,所以後世很多人有煩惱經常會去找禪師開悟。比如,我們很多企業家也很喜歡禪修,最知名的大概是蘋果的創始人喬布斯,他的人生曲折,業績也大,他遇到困難時就經常做禪修。這是其一
其二,在我們的老祖宗建立了這麼多知行合一的思想體系之後,注重結構化的英國物理學家也無意中用物理學的方式,發明了行動學習,及催化技巧,非常落地的方式,所謂催化師,跟禪師一樣,注重引導智慧火花的發生,而不是直接的干預。在這裡我做為行動學習催化師也分享幾條催化技巧,尤其是用於團體學習中:
1.保持中立 大意就是你在教導他人,催化他人的時候,不要帶主觀意識,保持中立狀態,才有說服力。
2.傾聽 多傾聽,聽玄外之音,
3.提問 發問是催化師最重要的工具。發問可以用來驗證假設、邀請參與、收集資訊和探索深藏的事實。有效的發問可以激發反思,達成對事物的正確的認識
4.解釋澄清催化師在催化過程中要不斷解釋。解釋可以是重述小組成員的談話以表示他們的談話已經被理解了,也可以是要求小組成員重複自己的講話以澄清要點
5.營造氣氛 營造和諧、安全、相互支援的場域對於改變他人的會議非常關鍵。
6.推進日程 在大型的,團體學習改變中,推進活動的日程也是很需要技巧的。
下面是阿香的讀書筆記:
什麼叫做“古法中醫”?
僅從字面上來理解,古法中醫就是傳自於古代的中華醫學,那麼,問題來了,現代的中醫學難道不都是來自於古代嗎?肯定也是的,但是,如果只照字面的意思來理解古法中醫是不夠準確的。
我是這麼定義古法中醫的——特指直接來自於《黃帝內經》的中醫正統。為什麼這麼說呢,請聽我一一道來。
首先,《黃帝內經》毫無疑問是中醫醫學理論體系的奠基之作,同時,它又是中醫學發展數千年來的巔峰之作,如果說中醫經典只有一部的話,則非《黃帝內經》莫屬。其後所有的中醫經典,如《難經》、《金匱要略》、《本草綱目》、《傷寒論》、《溫病條辨》等等,都是源自《黃帝內經》的某個區域性內容,並進而發展出的一套新的理論。事實上,它們都是對於《黃帝內經》的一種簡化與弱化,比方說,《黃帝內經》中包括了完整的“中醫六藝”,其中絕大多數的篇幅都集中於“中醫外治法”,而其後的醫書則基本都濃墨重彩於“內治法”——湯藥,其實,中醫湯藥在《黃帝內經》中所佔篇幅極少,僅有十三個藥方(內經十三方),而且,是藥三分毒,古法中醫是不太提倡湯藥的。所以,至少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中醫外治法”比較符合“古法中醫”的定義;
其次,如果以上說法得不到你的認同,你會質疑說,既然《黃帝內經》裡提到了湯藥,無論篇幅多少,它好歹也是出於《黃帝內經》的,那麼,它應該也屬於古法中醫的範疇。好,那我再告訴你一個事實,湯藥主要依靠脈診對吧,也就是伸出三指在你的手腕處進行診斷,而《黃帝內經》裡說的可是“三部九候”,是一種全身遍診法,需於頭部、上肢、下肢三部,每部再有上、中、下三處動脈診脈。《黃帝內經》中完整的一次診斷,共在九處診脈,然而卻被《難經》簡化為了“寸口診脈”,由九至一,如此程度的簡化與弱化,它還能被稱之為“古法中醫”嗎?!
再次,現在街邊有太多太多的所謂“中醫診所”,又是針灸、艾灸,又是拔罐、刮痧,看起來都是中醫外治法,那麼,它們也都算“古法中醫”嗎?來,讓我來教大家該如何辨別(這裡先只是簡單說說,關於這個問題,我將專門進行闡述):第一種是不會辨證施治的,需要你自己說清症狀,然後他給你施治,無非是肩疼扎肩,腰疼灸腰的西醫思維模式;第二種是用各種儀器替代人力,並美其名曰高科技的偽中醫模式;第三種是並不解決具體問題,只是給你暫時舒爽之感的保健按摩模式。上述這三種所謂療法也不屬於“古法中醫”,具體原因留待我以後細說。
最後,我所認為的“古法中醫”是指那些能夠獨立為病人診斷病情(不需要醫院的診斷報告);並能根據病人的不同身體狀況,做出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同樣的一種病,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治療方案);而在治療過程中,很多時候根本不針對病兆,而是透過其手法或作用於經絡系統或直接作用於臟腑,直達病根,整體修復藏腑系統,從而達到祛病的目的;由於這些特點,這些“古法中醫”者往往都能醫治所謂的絕症、頑疾、疑難雜症等。
總結一下,古法中醫的基本特點是:
一、其整個醫學理論及技法直接見於《黃帝內經》;
二、中醫外治法(不依靠任何藥物,對人體藏腑毫無傷害);
三、能夠辨證施治(不需要依靠醫院的診斷書而制定治療方案);
四、治療是直接針對病根的,並不停留在表面症狀的層面上;
五、治療過程中不使用任何機械或電子裝置;
六、治療過程中重視不同季節時令與時辰的生理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