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好聲音》和《中國好聲音》有所不同。

在七強爭霸賽之後、也就是七進五爭奪鳥巢席位這個環節,多了一個場外援助環節。

這個環節也就是能夠透過邀請場外的歌手來助場,從而去衝刺為數不多的五強席位。

美名其曰是讓學員透過與真正的歌手同臺演出來提升自己,爭取在後續的比賽中更好的發揮自己的實力。

實則就是資本想要淘汰那些不在他們掌控番位內的學員。

畢竟,這對沒有背景的學員而言,是絕對不公平的。

試問,有幾個學員能憑藉自己請來明星助陣?就算能請來的, 多半都不是什麼好貨色。

所以,這個環節純粹就是資本為了合理的讓自己人晉級而硬塞進去的環節。

當然,為了保證比賽的“公允”性,那些資本也是有考慮到觀眾感受的。

所以對於嘉賓的邀請,都是由導師邀請一些他們的“朋友”來,然後再由他們的“朋友”來和學員組隊。

這樣一來,就不純在什麼因為背景邀請不到助場嘉賓的情況了。

至少在觀眾看來,這個環節是公平的。

但是隻有內行人才知道, 究竟是否公平, 還是要決定權還是在那些資本手中。

由誰和誰組隊,最後選擇的歌曲是否符合學員,這些都是他們能夠掌控的,隨意即便是被淘汰,觀眾也看不出任何異常。

也就是說,最後的七強選手,那都是資本說能進,才能進的。

這也就是好聲音一屆不如一屆的原因。

原本那個公平公正的舞臺,如今漸漸也變成了資本的遊戲場。

十二月二十三號。

林晨早早來到好聲音賽場。

七進五的比賽二十五號才開始,但是嘉賓都要提前到來。

主要是和節目組碰個面,同時分組把歌曲定下來,後續直播說白了就都是演。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避免再選歌環節因為歌曲難度,學員發生爭議,導致觀眾質疑節目的公平性。

林晨和唐梓析是沒什麼好選的,早都定好了,並且唐梓析也已經完成了無數次的練習。

詞曲遞交上去後, 林晨就帶著唐梓析來到了一個錄音棚。

雖然唐梓析已經經過了無數次的練習,但是卻並未真正的和林晨合唱過,所以在比賽正式開始之前,還是得排練一下。

二十三好下午,而是四號一整天,林晨兩人都待在錄音棚,直到二十五號比賽正式開始。

比賽開始,是嘉賓入場介紹。

除了介紹,那就是分組了,雖然已經內定好了,但是觀眾不知道啊,所以還得演給他們看。

分組後,便是選歌練習環節了。

在這個環節,為了節目效果,各組學員和嘉賓都展開了激烈的“討論”,給觀眾造成了一種現場選歌的假象。

其他組還好,選的都是一些已經發布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