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納什在第五場天王山之戰中砍下34分12籃板13助攻的大號三雙,讓太陽拿到賽點。5月20日系列賽第六場,納什前往達拉斯這個他非常熟悉的客場。

比賽還剩10秒,太陽落後3分,納什從後場運球,面對特里一個橫移急停三分穩穩命中。

加時賽中納什迎著諾維茨基再中急停三分,隨後他突入禁區後仰跳投命中為太陽確立勝局。全場比賽納什出戰50分鐘,砍下39分9籃板12助攻,率領太陽42淘汰獨行俠。

這就是納什,打別的球隊可能不厲害,但是打小牛特別厲害。

陸餘的資料下降,也是因為看見納什打的出色,想讓納什多組織球隊,雖然看上去似乎危險了一點,幾次被小牛反超,但是太陽隊依然笑到了最後。

只有讓隊友有發揮的信心,球隊才會越打越好。

陸餘可不想落下一個廢隊友的名聲。

恰恰相反,聯盟無數的教練認為,陸餘反而能幫隊友提升資料,和陸餘當隊友的球員,有些沒有全明星實力的,後來都進了全明星。

比如之前在公牛的阿泰斯特和米勒。

這一點陸餘對自己的表現還是比較滿意的,起碼比小詹同學好一點。

很多球迷都指責詹姆斯「廢」隊友,比如在和詹姆斯組隊前,韋德是常規賽MVP的候選,波什是20+10的全明星內線,但四年後兩人都告別了球星生涯。

再比如樂福和戴維斯,在聯手詹姆斯前都擁有華麗的資料,都被認為是聯盟一流內線,但是加盟騎士和湖人兩年後,他們的資料大幅縮水,技能包大量丟失,變成了作用單一的外線高射炮。

其實這些真的不怪詹姆斯,只能怪詹姆斯的技術特點……好吧,還是怪詹姆斯。

當詹姆斯持球發起突破時,基本所有球隊的防線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收縮,這樣一來外線就會出現空位投籃的機會,詹姆斯可以快速準確地把球傳到這些空位,他的隊友就能擁有較大的進攻空間。

這種戰術看上去很高效,但是卻存在一個前提,就是詹姆斯所在球隊的內線,必須為他留出足夠的空間去突破才行。

波什、樂福、戴維斯在和詹姆斯搭檔前,都是具備低位單打能力的四號位,而且傳球和策應能力更是其一大技術亮點。

但是在詹姆斯身邊,必須要拉開內線空間,所以低位單打的技術基本就看不見了。

詹姆斯需要大量的弧頂持球組織,內線的高位策應戰術,也無從發揮。所以,這幾位內線無一例外地,都變成了外線炮塔,打法從豐富變成了單一。

而另一方面,詹姆斯容易被夾擊,所以他需要隊友有攻堅能力。

以便他甩鍋……啊呸,他傳球的時候,把球打進。

所以為了過步行者這一關,韋德需要在膝蓋積水的情況下,打封閉上場。

歐文都是頂著防守人,身體擰成麻花突進去得分。

戴維斯在湖人奪冠賽季,則是大量的幹拔跳投,攻堅得分比例極大。

這種攻堅最是消耗身體,而快攻得分和弧頂發牌則相對輕鬆很多,所以很多人評價詹姆斯是把簡單的留給自己,困難的儘量給別人。

而陸餘恰恰相反,他會幹著隊內最累的活,儘量讓隊友打的更輕鬆容易一些。

作為陸餘的隊友,也不完全是炮臺的作用,當然一星四射的戰術是免不了的,但是也依然有著打量的穿插跑動空切背打,哈斯勒姆就是受益者。

納什透過調整之後,也漸漸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比賽方式。

這場比賽結束之後,太陽隊2比0領先小牛隊。

賽後,太陽依然是全聯盟最受關注的焦點,因為常規賽的一些獎項陸續公佈了。

哈斯勒姆獲得了最佳新秀的稱號,場均19.8分,9.3個籃板2.4次助攻,0.8次搶斷,1.2次蓋帽,是太陽隊的第四得分點。

不過哈斯勒姆是03屆的落選秀,今年第一次打NBA,拿到最佳新秀還是引起了不小的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