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維斯基搶到籃板球後一傳,馬布裡過半場分球給約什·霍華德,後者持球單打,快速變向過掉理查德森上籃得分。

11比6

約什·霍華德是小牛隊的奇兵,這是一個本來可以擠掉諾維斯基成為小牛隊老大的男人。

在陸餘前世,約什·霍華德2003年選秀大會上的首輪29順位被選中。

他被小牛簽下後,在當年星光熠熠的小牛隊打上了首發,也曾經幫助球隊衝進了總決賽,進過西部全明星。

2006至2007賽季,他可以拿下場均18點9分6點8籃板。

約什霍華德的低位背打很強,一般小前鋒統統防不住,稍矮的大前鋒臂展比不過他,一樣被強吃。

並且在防守端貢獻更大,盯防外線鋒衛搖擺人,速度極快,他的活力為小牛帶來了無限的進攻動力,支撐著防守體系。

並且投籃穩定,突破犀利,是一個絕佳的進攻火力點,有著機器般的穩定性。

約什霍華德以防守出道,隨後逐漸開發出投籃以及突破,在和諾維斯基在隊裡的時候,甚至風頭要蓋過諾維斯基,主教練小將軍約翰遜一度想交易諾維斯基,讓約什霍華德作為球隊第一進攻點。

不過諾維斯基比約什史密斯有著更強的自律性,老天王的生活幹乾淨淨,極少有不好的訊息傳出。

但反觀約什霍華德,掙了大合同之後,逐漸開始受到各種誘惑,他也都沒忍住,花邊新聞頻出,與隊友不和,再加上膝蓋本來就有問題,傷病的困擾,讓他沒打幾個賽季就徹底報銷了。

自律有時候真是一個球員最難把握的事情。

尤其是賺到錢以後。

沒錢的時候還能拼了老命的訓練,有錢了之後,會所嫩模玩的飛起。

德安東尼本來還想等死球再換人,但是現在有點不想等了,直接叫了一個短暫停,下來之後也沒佈置戰術,只是把巴蒂爾和納什換下來,他要在三節之內結束比賽。

所以第二節納什帶領替補陣容尤為關鍵。

當然,給小牛上對抗更關鍵。

上場之後,陸餘傳球分到底角的巴蒂爾手裡,巴蒂爾手起刀落,三分彈框而出,哈斯勒姆撥到了球,籃球落到馬里昂的手裡,馬里昂背身單打芬利。

馬里昂的背身單打怎麼看怎麼彆扭,扛了兩下之後轉身進了禁區,諾維斯基協防,馬里昂傳球到中路,哈斯勒姆空切,上籃命中,13比6

這輪進攻,陸餘從頭至尾只是分球給了巴蒂爾,然後跟他再沒有關係了,和他一樣跟隱形人似的還有昆汀·理查德森。

有時候理查德森比賽的存在感不是很強,但是每到關鍵時刻,他都會給對手致命一擊。

馬里昂單打的時候,陸餘沒有去摻和,雖然馬里昂的背身單打不太好看,但是進攻能力還是有的,當隊友主動要單打的時候,陸餘不會跑過去要球打擊隊友進攻的積極性,球權不可能一直在自己手裡,也要給隊友表現的機會。

而且隊友開啟了,他才會面臨更少的夾擊。

只有隊友越打約好,全隊多點開花,今年季後賽太陽才能走的更遠。

小牛隊進攻,馬布裡發現面前的防守人換成了理查德森,約什·霍華德的防守人是巴蒂爾,他感覺到了侮辱。

小牛隊外線進攻最強點不應該是自己嗎?

怎麼讓巴蒂爾這樣的防守悍將去防守霍華德?

太陽隊主教練什麼意思?

看不起誰這是?

馬布裡改變打法,和諾維斯基打個擋拆,對上哈斯勒姆,哈斯勒姆防擋拆也很出色,移動速度快機動性很強,馬布裡只能傳球到中路,理查德森換防之後單防諾維斯基。

太陽的這套陣容就是可以無限換防。

因為除了陸餘之外,其他四名球員身高都差不多,而陸餘可以伺機選擇是否夾擊,就是之前提到的一聯四盯。